CNML格式】 【 】 【打 印】 
李家泉:民進黨政權的“刨根”戰術(之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00:26:29  


李家泉
  中評社香港2月12日電(評論員 李家泉)我們常說,民進黨執政以後,有一個致命性的錯誤。這就是否定了“九二共識”,實即“一中”共識。設若當年不是這樣,而是承認“九二共識”,承認“一中”。那末,民進黨在臺灣將是一個無人能與之競爭的政黨。因爲它是“本土性”政黨,與中國大陸這邊無冤無仇,完全可以與大陸這邊的共産黨進行良性互動,共同爲開創兩岸關係的美好未來而攜手奮鬥。如此,民進黨也必將會爲自己的歷史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

  然而,這又幾乎是不可能的。且不說民進黨內有一些野心分子,一心想把臺灣從祖國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外國干涉勢力也不會放過他們,它們就是想利用這些人在臺灣建立一個爲己所用的政黨和政權,採用“以華制華”或“以台制中”的老戰略,對兩岸實行“分而制之”,以牽制中國大陸的發展,防止中國的統一和強大。從這個意義上說,1986年成立的臺灣民進黨,以及它在2000年3月通過選票奪取的臺灣政權,不過是適應了外國干涉勢力的政策需要,是島內少數野心陰謀分子與外國干涉勢力相互勾結的結果和産物。

  民進黨目前所操弄的“刨根”戰術,看來不過是它“保權、護扁、護黨”總體戰略中的一個部分,是作了全面部署的。其火力集中點是要整垮國民黨,因爲它是主張“一中”和反對“台獨”的。“射人先射馬”、“打蛇先打頭”,從這個意義上看,他們抓住馬英九,小題大做,而對陳水扁的問題則大題小作,甚至視而不見,千方百計地掩護過關,這就不難看出,他們的最終目標是什麽。寧要“台獨”的草,不要“清廉”的苗;高舉意識形態的“旗”,罔顧人民生活的“苦”。爲了“改名”、“正名”、“去中國化”,而不知投入了多少資金。一意孤行,罔顧民意。這樣的政權能夠長久嗎?人民能允許它長期存在嗎?

  目前民進黨的“刨根”之舉,說到底還是爲了“去中國化”,是要擺脫中國這個“根”,割斷兩岸關係的“臍帶”。民進黨主席遊錫堃最近說:爲“建構臺灣主體價值,‘去中國化’是必要的,是潮流與趨勢”。這完全是胡說八道!這不是什麽“潮流”,而是遊錫堃之流所掀起的一股“小逆流”,在民進黨的煽動下,所謂“去中國化”的逆流正在全島蔓延,波及了許多行業和領域。遊錫堃之流,一個時期來爲什麽竟如此倡狂?是爲“保主子”而向“深綠”靠攏,還是爲爭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的“大位”而爭取外國主子“青睞”?我看都有可能。然而,我要鄭重警告的是:不管你們在臺灣島內如何能呼風喚雨,也不管你外國的 後臺老闆有多硬,要想割斷兩岸“臍帶”,刨掉中國這個“根”,那是絕不可能的。

  陳水扁及其民進黨政權,可能已經看到了自己所作所爲不得人心,看到了自己危機的嚴重性,因而最近作了許多緊急部署,包括軍隊、“國安會”、“國安局”等,都作了必要的人事調整,把自己最信得過的一些嫡系近臣都調守重要崗位,以求萬無一失。然而這一切,只能是權宜之計,是治標之策,根本問題還是方針路線問題。不從“台獨”的死胡同中鑽出來,不把“去中國化”改爲“去台獨化”,是不可能有出路的,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危機和困局的。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黯花明又一村”,願扁政權諸公慎思之!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