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近平:對宏觀調控陽奉陰違就是歪風邪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7 12:53:28  



  1/3的時間在調研

  對於這個評價,浙江的官員早就深有體會。

  “你知道習近平在任浙江省委書記時,每年在外調研的次數和天數是多少嗎?”趙智奎曾經這樣問記者。

  趙是中國社科院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一部主任,從2005年底開始,趙智奎作為課題負責人之一,負責和承擔了與浙江省合作的《科學發展觀在浙江:浙江經驗與中國發展》重大課題。課題作為中國當下重大問題調研成果,將直接上報中央。

  趙智奎說了幾個數字:“2005年,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全年有117天在外調研,做了30次大的調研,足跡遍及浙江全省各市。”

  衢州市衢江區一位元官員則向記者回憶他對習近平工作風格的瞭解。

  2006年8月16日,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風塵僕僕趕到衢州市衢江區工貿職校。通過當地新聞媒體播報和在各鄉鎮(街道)公開張貼公告,讓有訴求的老百姓進行預登記。接訪點設立了綜合、土地拆遷、安全生產與環境保護、勞動和社會保障、基層組織建設及反腐敗、農林水利、交通基礎設施、涉法涉訴等15個來訪接待室。

  “僅那天上午,習近平率領的浙江省黨政幹部接訪團,就接待167批次315人次的來訪群眾,當場解決76個問題。”衢州市這位基層官員回憶說。

  他還告訴記者一個例子,“當碰到具體法律問題的時候,習書記不是讓找有關部門,而是諮詢從杭州帶過來的律師”。下鄉接訪帶律師,在浙江一時成為美談。有心人亦可注意到習近平的學歷,他是一名法律博士。

  “對宏觀調控陽奉陰違,就是歪風邪氣”。黨務之外,習近平在經濟工作上亦有作為。

  2002年9月,習近平從工作了17年的福建省調任浙江,兩個月後出任浙江省委書記。

  此時,浙江省經濟已經打下了雄厚的基礎,但和許多其他省份一樣,面臨著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2003年7月,習近平主持召開了浙江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在是次會議上,提出了主動接軌上海、加快先進製造業基地等的“八八戰略”。

  而2004年下半年,浙江主要工業經濟指標在全國的位次明顯後移,增長速度也在全國靠後,與全國工業走勢形成了強烈反差。

  上海官員的期待

  此時,中央的宏觀調控如何在浙江落實?

  很多浙江黨政幹部清楚記得習近平的一句名言:“對宏觀調控陽奉陰違,就是歪風邪氣。”

  在嚴格執行調控的要求下,浙江省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從2003年的38.9%下降到2004年的20.2%,再跌到2005的10.5%。

  在此背景下,2005年3月,習率團到江西進行交流,並為江西帶去了300億的資本投資。

  走出去的同時就是引進來。江西行後兩個月,他再次率團到美國,舉辦浙江周。僅在開幕式當天,就獲得了中方和美國企業簽署的63個經貿項目合同,合同總金額24.9億美元。

  在為本省企業開闢新空間的同時,習近平開始大上重工業專案,推出了“五大百億”工程,總投資4173億元,為後來的產業升級打下了資源基礎。

  “如果沒有五大百億工程,現在的浙江經濟發展後勁很難想像。”浙江省政府諮詢專家向記者表示。

  到2006年,浙江省GDP增長了13.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了14.1%,這個資料首次超過了GDP的增長速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