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近平:對宏觀調控陽奉陰違就是歪風邪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7 12:53:28  



  上海官員的期待

  成為上海市委書記後,習近平註定要比其他人承擔更多的期待。

  上海的官員對他的確有著更高的期許。他們要的並不僅僅是一位能夠將上海帶出社保案陰影的書記。

  “‘(習近平)政治性很強,很有能力,開拓性很強’,這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參加3月24日的上海市黨政負責幹部大會的上海市官員說。這也讓他對習近平的期待很高。

  上海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楊建文則指出,當初習近平從福建到浙江主政,有兩條看的很准。

  “首先就是浙江雖然民營經濟很強,但是浙江經濟有兩個問題:工業不行、外資不行。其次,是長三角一體化的問題,在他任下浙江主動接軌了上海”。

  前文提到的“八八戰略”和“五大百億”工程恰是楊建文這番評價的注腳。而在上海,習近平顯然不能簡單的複製浙江經驗。

  楊建文說,作為一個研究人員,他認為,“上海當前急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楊進一步解釋說,這也是胡錦濤總書記對上海提出“四個率先”要求中的第一個。

  習近平似乎有所準備。在3月24日的履新感言中,他就指出,“進入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總書記殷切期望上海率先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率先推進改革開放、率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新書記的使命

  在上海市政府智囊眼中,習近平的履新恰逢上海經濟的新歷史時期。

  從上海內部來講,對改變經濟增長模式,已經形成共識;中央也提出了要求。而改變經濟增長方式,關鍵之一是對現代服務業空前重視。因為沿海製造業飽和,服務業外資對上海是“重大戰略性機遇”。

  既有內在要求、中央期望,又有國外機會,三者目標統一,但楊建文提醒在這一輪服務業外資帶來的機遇中,需要政治家的協調。

  習近平當然不缺與外資打交道的經驗。2005年率領本省企業出訪美國時,習近平結交了時任高盛集團首席執行長的保爾森。2006年9月,保爾森出任財長後首次訪華期間就專程拜訪了習近平。如今習近平在海外已廣為人知,被視作改革和親商的政治家。

  除了與外資協調之外,上海還需重視與兄弟省份和中央關係的協調。

  楊建文認為,上海發展成國際金融中心,中央政府是支援的。但由於金融業關係到經濟安全,引入金融業外資時,江浙滬三地需要統籌把握,避免惡性競爭引發金融風險。

  3月25日,習近平與他的繼任者——浙江新任省委書記趙洪祝——交接。趙洪祝當時也表示:“上海是長三角經濟區的龍頭。習近平同志到上海工作,必將有力推動長三角繼續加深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提升科學發展水準和整體競爭力。”

  更長遠說來,上海還面臨和全國協調的問題。上海經濟學者指出,“上海一旦和全國協調好了,就是有重大發展機遇,一旦協調不好,就要出問題”。

  在楊建文看來,習近平無疑是上海正需要的那種政治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