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日學者激辯歷史、台灣問題 兩國電視直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6 16:21:53  



  激辯歷史和台灣問題

  雖然這已經不是中日之間的首次辯論會,但透過兩國電視臺同步直播卻還是第一次。“雙方討論的每一句話以及觀點都可以同時被兩國觀眾聽到,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邱震海告訴《國際先驅導報》,過去兩次都是辯論,這次定位為“討論”,原本想創造一個更寬鬆的氛圍,便於兩國聽眾交流。

  但讓主辦方意想不到的是,節目一開場事先安排的程式就被打破,討論還是一下子過渡到了辯論。本來打算先讓中方嘉賓各講一段話,然後日方回應一下。結果,中方第一位嘉賓湯重南發言後,日方主持人田原總一朗直接揪住其中的歷史問題開始發問,形成“第一次交鋒”。

  “主持人根本沒辦法掌控話題,最後就成了大家各說各話。”邱震海表示,由於是第一次直播,有情緒是難以避免的,火藥味的出現也非常正常。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台灣問題。

  當日本拓殖大學海外研究所所長森本敏提到,因為地理的原因,所以日本不能不跟著美國一起干預台灣問題時,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劉江永教授立刻反唇相譏:“如果從地理的角度講,菲律賓距離台灣比日本還要近……但是菲律賓絕不會跟著美國去,什麼‘支援美軍’,去‘解決臺海問題’。”

  這些火花令節目“非常好看”,但讓邱震海覺得失望的是,由於嘉賓太多,大家七嘴八舌,話題根本無法深入。

  “完全說服對方是不可能的”

  既然爭議在所難免,最後似乎就應該分出個高低上下來,討論結束後,也的確有網友稱中方嘉賓的表現“不夠狠”。

  “我覺得中日永遠不要考慮誰完全說服對方,那是不可能的。”邱震海的依據是中日的“結構性矛盾太多”。

  而事實上在直播現場,雙方嘉賓完全是自說自話,日方似乎對中國如此重視歷史和台灣問題感到“非常驚訝”,相反,倒是反復表達著對中國核武器、軍力增長的“擔憂”。

  在邱震海看來,目前中日兩國所要做的是,首先要讓對方聽到你的聲音,其次是理解你的聲音,然後表示尊重你的聲音,進而才可能在尊重聲音的基礎上嘗試雙方相互接近。“現在不只是專家學者,中日兩國老百姓其實也完全是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積壓的矛盾太多,一直都找不到釋放的出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