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就知識產權發難 美本周或再狀告中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09 13:33:13  



  中國不怕訴諸多邊 

  對於此次美方可能向WTO首次投訴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專家認為,類似的舉動並不足為奇,從某種程度來說,訴諸多邊機制來解決知識產權問題,對中國來說未必一定是壞事。 

  “盜版問題也不是剛提出來,美方早就想好了計劃,只不過在一步一步實施而已。”中國商務部研究院世界經濟貿易研究部主任梁豔芬對記者說。 

  按照WTO規則,如果美方提出申訴,中美雙方將有60天的磋商期,如果在此期間未能達成一致,原告方可能敦促WTO成立爭端解決小組來解決問題。 

  不過專家也指出,按照以往的情況來看,通過多邊途徑解決類似知識產權的問題,通常都會耗時比較長,甚至可能要兩、三年,這對中國來說可能是好事。“如果我們的申訴得力,最終哪一方獲勝還很難說。況且,中國本來就一直在按照WTO規則履行知識產權方面的承諾。”梁豔芬說。   

  中美貿易步入事故多發期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相比一貫傾向保護主義的民主黨國會,進入新年以來,美國政府在對華貿易問題上的立場也明顯趨於強硬。受到大選在即、國內經濟疲軟以及中美貿易數據等各方面的壓力,白宮在未來幾個月中可能仍會更多對中國“出招”。 

  今年2月2日,美國政府以中國存在所謂貿易補貼為由向WTO提出申訴,指責中國存在“出口補貼”和“進口替代補貼”兩方面在WTO框架下被禁止的補貼,美方明確提到了鋼鐵、木材產品及信息技術三大行業。本周如果美方再度就盜版問題發難,將是該國在兩個月內第二次狀告中國。 

  上月30日,白宮再度出“狠招”,宣佈開始對中國出口美國的銅版紙產品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此舉也意味著美國將首次對中國適用反補貼法,從而改變了該國堅持了23年的不對“非市場經濟國家”實施反補貼法的貿易政策。 

  本月2日,美國政府又在一年一度的貿易報告中,再一次將中國列為63個對美國出口設置貿易障礙的貿易夥伴之一,並稱美國將採取“一切可能的手段”來促使這些貿易夥伴改變對美國產品的“歧視性做法”。 

  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勇認為,自美方宣佈罕見地對華適用反補貼法算起,布什政府實際上正在改變與中國的“遊戲規則”。而美國的《商業週刊》上周也刊文指出,中美貿易已出現了一個重大拐點,在未來幾個月中,兩國貿易仍有一段“崎嶇”的路要走。 

  對於布什政府的立場轉變,業內人士分析說,這一方面因為美國明年的大選在即,兩黨出於撈選票的目的再次打出了他們最為“拿手”的中國貿易牌。另外,美國國內經濟狀況不佳以及中美雙邊貿易順差居高不下,也為白宮提供了更多藉口。 

  不過,即便是在美國國內,布什政府在對華貿易上的新舉措也招致了強烈指責。美國著名貿易問題專家格雷格•拉什弗德上周就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布什政府在反補貼問題上的最新舉措是“目光狹窄的政治帶來的拙劣經濟政策”。他表示,白宮宣佈對中國適用反補貼法,其實“還是似曾相識的貿易騙局”,目的只是為了掩蓋內在的保護主義政治,照顧一些有政治背景的企業,但同時卻以犧牲其他美國企業利益為代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