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6日“戰爭大限”成虛驚 美伊到底怕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12 10:07:08  


伊朗地地彈道導彈在演習中準備發射。(資料圖)

  裹足不前的另一個因素,便是民意的制約。前兩場戰爭,都得到了美國大部分民眾的支持。豈料圍繞伊拉克戰爭的“情報門”事件曝光後,感到受騙的民眾便產生了逆反情緒,反戰呼聲日趨高漲。據這幾天的最新民調顯示,有57%的民眾支持國會的撤軍時間表。 

  這就是說,布什增兵伊拉克以及爭取國會早日撥出戰爭費用的努力都困難重重了。在這種情況下,再想起動另一場戰爭的發動機,便失去了應有的動力。在實行民選制的美國,凡是逆主流民意而動的政府沒有一個不垮臺。布希政府不能不顧及這一點。 

  還有一個經濟因素。一場伊拉克戰爭,將世界原油價格“打”上了翻一番的新臺階。據全球主流輿論判斷,產油大國伊朗一旦陷入戰爭,世界原油價格勢必暴漲,目前每桶60美元左右的價格再翻一番是完全可以預期的。美國是全球進口原油最多的國家,一年接近20億桶。一旦價格翻番,美國一年便要多耗一千幾百億美元,這對原本就債臺高築的美國政府而言,將會帶來切膚之痛。 

  再說伊朗。雖然它比阿富汗、伊拉克要強大得多,但在與超級強國的博弈中處於明顯劣勢地位的現實是毋庸置疑的。戰爭的結局,很有可能是出現國土被佔領、政權被顛覆的狀況。這是任何一個國家政府都無法承受的後果,伊朗也不例外。幾年來,在核開發問題上,伊朗的強硬立場也有了很大的變化。比如,過去伊朗以以色列擁有核武器為由,主張自己也有開發核武器的權利。 

  近些時段以來,伊朗已明確表示不開發核武器,只是維護自己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二個制裁決議後,伊朗的反應較為平緩,僅僅宣佈部分中止與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關係,並未出臺其他的反擊措施。3月下旬發生的伊朗扣留15名英軍官兵事件也只持續了13天,便以伊朗方面的主動釋放被扣留人員而告終。伊朗不願意走進戰爭硝煙的意願,由此可見一斑。 

  由是觀之,只要美、伊之間不發生重大的突發事件,在可以預見的近期內,不會爆發伊朗戰爭。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