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中國就在亞洲 不管美國來不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6 00:30:12  



  李顯龍把中美兩國與東南亞的關係以及美中關係看成是衝突的、無法協調的、不可以平等相處的。很可能過了頭。

  中國加大與東南亞國家的合作,有幾點尤須注意:

  第一,不具有排外的、特別是排美的任何政策特點。中國沒有任何針對美國的大動作,與任何一個東南亞國家都沒有簽訂過排美的條款。反而,中國一直十分注意營造一個開放合作的空間。

  第二,中美在東南亞的作用其實具有互補性。如在經濟利益方面,中美對東南亞的層次不同、方式不同、效果不同。又如在區域安全方面,中美對東南亞的角度不同、形式不同,目的不同。三如在戰略關係方面,中美之間對東南亞的出發點不同、時間點不同、交集點不同。

  第三,美國並沒有過於減弱在東南亞的實力,問題之所以發生,在於美國專家所指出的:亞洲政策的真正問題不在於布什政府,而在於美國的政治體系。國會處於一種狹隘的保護主義心態,不大可能看到貿易協議、外國援助以及和越南等重要國家進行更多接觸的必要。枝節問題、意識形態沉迷以及小而頑強的國內說客妨礙外交政策持續性戰略性措施。如是,問題不是出在中國。

  中國就在亞洲,過去幾千年如是,以後幾千年仍然如是。美國來與不來,都改變不了這一事實。只要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與東南亞國家和睦相處,共同努力,中國能為亞洲、為東南亞國家帶來更大的發展前景。

  於此同時,以爲美國會逐步放棄東南亞,也是杞人憂天的怪念頭。可見的未來,美國絕對不會放棄東南亞。在九一一之後,美國利用反恐的機會加強了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做得是何等的高明!正如專家指出的:美國與相關國家進行了規模更大的聯合軍事演習,同時通過取得新、泰、菲、印尼等國的港口、機場等軍用設施的使用權,使美軍可以隨時進入。這既降低了長期駐紮的成本,也提高了美軍在東南亞的機動性。美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軍事存在對地區穩定與和平所發揮的作用進一步受到了大多數東盟國家的肯定和接受。

  同時,美國智庫對東南亞充滿信心,他們認爲: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仍然有很多的優勢。美國巨大的經濟實力仍然是東南亞國家吸引外資的目標;美國的大眾文化仍然受到歡迎;美國所奉行的民主制度仍然在東南亞國家有吸引力。

  由是看來,李顯龍的憂慮是過早了、過多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