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借俄羅斯“禁商”之機調整經貿方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4-26 17:10:13  


位於莫斯科東部的切爾基佐夫市場,號稱是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市場。中評社記者攝
  中評社香港4月26日電/俄政府有關整頓零售市場秩序的決定於今年1月15日起生效。根據該決定,從今年1月1日起,外國務工者將被禁止在俄羅斯從事酒類和藥品貿易。今年第一季度,在俄集貿市場和商店外從事小額零售貿易的務工者中,外國人所佔的比例不應超過40%。從4月1日起,外國人將被禁止在以上地點從事零售貿易。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專家認為,我國企業及在俄經商人員應從兩個角度看待俄羅斯禁止外國人經營小額零售貿易法令的出台。雖然這一法令對我國邊貿“倒包”業務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但對那些通過正規渠道開展對俄貿易的企業、個人而言則是一件好事,“灰色清關”的終結意味著對俄貿易環境將更加公平透明和規范化。

  據黑龍江省各級商務部門分析,零售業“禁令”首先將對民間以“倒包”為主要特征的對俄出口業務產生直接影響,代理發包業務的公司可能將被迫中斷業務;其次,對在俄從事零售業務的中國商人產生沖擊,這部分人在俄羅斯零售市場的比例將逐步縮減;三是境內外的大型商品批發零售市場將會受到影響。境內商品市場的營業額將會大幅度下降,境外由中國人經營的市場可能面臨被迫轉型或者改變經營方式。

  黑龍江省社科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宋魁說,大量集貿市場的消失和“練攤者”的退出,勢必使俄羅斯終端零售市場出現一段時間的“真空”,這顯然是個不錯的商機。有關企業和個人應當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想方設法打入俄羅斯本國人的營銷渠道,利用俄方資源開拓大型商場、超市等中高檔市場的業務。

  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郭力認為,“禁商令”的出台及實施預示著上個世紀80年代末沿襲下來的中俄貿易模式的終結。從國際貿易角度分析,目前在俄從事小額零售業的中國人不能代表當前中國的國際形象,所以這種貿易模式的結束是歷史必然。它將在客觀上推動我國改變對俄經貿現狀,實施戰略升級。

  黑河市東北亞經貿研究所所長李站建議,應加強對在俄從事商務活動人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形勢教育,使他們適應國際特別是俄羅斯的新形勢新情況,樹立中國公民的良好國際形象,為中俄友誼和合作做貢獻。針對從事對俄經貿活動人員特別是從事資源開發等大項目工作的人員,開展俄羅斯相關法律法規培訓,引導我在俄經商人員嚴格遵守俄羅斯的法律法規,從正規渠道分類報關報驗商品,不銷售假冒偽劣商品,塑造中國商品在俄羅斯的良好形象。

  專家認為,目前我國企業在數量、質量和規模上都不適應對俄經貿合作快速發展的需要。在中俄經貿的主體省份黑龍江省,對俄貿易活動中50%以上是由個體商販實現的,還有相當部分是中小民營企業承擔的,還沒有形成一批具有跨國生產經營能力的市場主體。2004年在全國出口200強企業排行榜中,黑龍江省沒有一家企業入選,這使得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多數是中小項目,而對一些大的項目則無力承擔,市場競爭力不強。

  宋魁建議,我方應從以下五個方面調整對俄經貿方式:一是盡快在俄建立國際物流公司,規范化操作國際貿易業務。可以在當地找可靠的合作伙伴來負責經營,華商退居幕後,或者在當地注冊一家正規的公司合法經營和納稅。二是建立對俄出口生產體系,以俄羅斯市場為導向,加快加大新產品的開發力度,提高產品的檔次,以優質的產品規范的渠道拓展更廣闊的市場。三是通過大項目帶動中俄經貿的大發展。四是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中俄貿易健康有序發展和共同繁榮,造福兩國人民。五是在俄羅斯建立工業園區,規避風險。同時,加強兩國政府部門間的溝通,為我國在俄經商人員創造相對寬鬆的經營環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