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新華澳報:謝長廷計謀用過頭 為大選築障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8 14:39:30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發表題為“謝長廷初選用謀過猶不及反為大選築障礙”的評論文章,被喻為“黨內智多星”的謝長廷,在這次民進黨“總統”黨內初選中終能從極為不利的條件下勝出,益發凸顯了其擅長選舉技巧及艱苦拼戰的強項。

  文章指出,這與他在一九九八年的高雄市長選舉中,遭遇白冰冰錄影帶“突襲”仍能巧妙化解,及在去年台北市長選舉中,雖然大環境極為不利,但仍能為民進黨維持住百分之四十一的基本盤,及以“母雞帶小雞”的策略,成功地將二十多名泛綠市議員候選人推上壘,並運用其以往政績影響,幫助陳菊打贏高雄市長選舉這一仗,是一脈相承。

  今次“總統”初選,謝長廷的處境頗為不利。因為在四名參選人中,蘇貞昌是“行政院長”,游錫堃是黨主席(雖請假但指定其盟友蔡同榮代理職務),呂秀蓮是“副總統”,只有他是“一無所有”、 “一介平民”,沒有任何行政、政治資源可供運用。另外,除《新台灣》周刊“挺謝”之外,其餘各家綠色媒體都對他並不友善,甚至“三立”電視台的“大話新聞”談話節目還起勁地攻擊他。到最後,並非是“綠媒”的《壹周刊》也來湊熱鬧,公開了檢調部門偵查謝長廷涉及不當政治獻金的案情。但謝長廷卻倘是越戰越勇,並充分發揮了其“智多星”的特長,兵來將擋,水來土擋,一一化解了這些危機、惡招。

  文章舉例指出,關於對“不當政治獻金案”的危機處理,謝長廷並未像別的人那樣一味只顧澄清、反駁案情,以免陷於“越說越不清”的泥潭。相反,謝長廷另出奇招,將民眾的注意力引導到“泄露秘密公文”方面去,連連追打相關部門及人士的“泄密責任”,並直言是他的最大競選對手蘇貞昌的所為。這樣做,一下子就讓黨內同志和黨外民眾忘卻了他的弊案案情,反而義憤填膺地指責“政治陰謀”、 “圖以不當手段左右選情”,從而成功地轉移了視線。其實,“泄漏秘密公文”固然應該追究,但“秘密公文”所載的謝長廷的弊案案情,卻又是實實在在地存在著的,而謝長廷的操作,卻讓自己由“嫌犯”變成了“受害者”,爭取到不少同情票。倘若馬英九能學到謝長廷這種混淆主次矛盾、轉移視線策略的皮毛,在“特支費案”問題上就不會那麼被動了。

  又如,在“組織戰”上,面對“蘇新連”結盟,有號稱最富權謀、最具組織能力、最有策略頭腦的“新潮流”支持的蘇貞昌,謝長廷既無派系組織奧援,也無行政資源,頗為吃虧。但是,謝長廷卻拖用了“掏心戰術”,首先是緊緊抓住“新潮流系”去年的“忠誠”問題(實際上是要推動民進黨改革的義舉),將之抹黑,緊接著是把他與蘇貞昌之之間的爭鬥定位為“新系”與“非新系”的對決。事實證明,謝長廷的這一手段是成功的。他把黨內不滿“新潮流”的黨員選票,都吸聚到自己手中。這個效應,還延伸到“立委”初選方面,向來成績亮麗的“新潮流”,今次鍛羽大敗,無論是“區域立委”還是“不分區立委”,都折翼傷翅,連知名度甚高的林濁水、李文忠、蕭美琴等,都輸得灰頭土臉;而“謝系”人馬則是大有收獲,差一點就成了“全贏”格局。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