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油源擔心落後中印 日本能源外交出四新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8 15:44:39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早前在阿聯酋阿布扎比登上一艘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輸油輪。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5月8日電/為了保障能源供應,日本政府調動手中資源,想出了很多頗有“創意”的點子。

  4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和經濟產業大臣甘利明分別率領兩個大型企業代表團訪問中東產油國和中亞產鈾國哈薩克斯坦,隨行的兩個民間企業團體加起來近350人。日本政府和企業聯手開啟了新一輪官民一體的資源外交攻勢,在這輪“攻勢”裏,日本為確保自身的能源供應,可謂“新招”頻出。 

  爭油源擔心落後中印 

  據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沙特、阿聯酋、科威特、卡塔爾等國家都是中東產油國組成的海灣合作會議(GCC)的主要成員國,日本75%的石油從上述4個國家進口。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產油國,日本三分之一的原油從沙特進口。

  日本對中東石油的高依存度,使日本政府對中東國家外交動向極為敏感。日本政府和民間均認為,在國家間的資源爭奪戰中,日本的動作明顯落後與中國和印度;在與海灣合作會議(GCC)的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等方面,中國和印度也比日本先行了一步,今後日本與中、印等新興國家在資源權益方面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這次安倍晉三出訪中東就有“追趕中印”的目的。 

  推出“共同油儲” 

  安倍晉三4月28日在與沙特國王阿卜杜拉的會談中提出,日本願向沙特提供部分位於沖繩的國家儲油設施的使用權,作為交換,沙特給予日本緊急狀況下的石油優先購買權。阿卜杜拉表示同意在部長級會議和工作會議中研究該方案。

  如果該合作方案付諸實施的話,沙特的國有石油公司即可把日本沖繩的儲備設施作為向亞洲出口石油的新據點,而日本則在沖繩縣擁有525萬千升(一噸約合1.174千升)的原油戰略儲備,能供日本使用10天。 

  新型“石油貸款” 

  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是日本對外實施政府開發援助的主要執行機構之一,其主要工作是向一些發展中國家提供援助貸款。但為了確保油源供應,日本國際協力銀行這次的貸款對象變成了中東石油富國——阿聯酋。

  4月29日,日本國際協力銀行與阿聯酋的國營石油公司簽署抵押融資協議備忘錄,年內為阿聯酋公司融資約1200億日元(約合10億美元),將該廠的原油供應從270萬桶增加到350萬桶,並興建相關基礎設施。日本的石油企業則從中獲取長期的石油交易合同——阿聯酋將以石油供應的形式向日本石油企業“還錢”,這筆款項再由日本石油企業組成相關的銀行團向日本國際協力銀行支付。 

  綠色能源換石油 

  此外,日本這次“中東石油攻勢”還力圖與中東石油供給國建立“多層次的能源合作關係”,尤其是簽署綠色能源合作協議,“綠色能源換石油”的趨勢十分明顯。

  由於近幾年在新能源領域的大量投入,日本綠色能源技術有了長足的發展,反觀中東國家,因為長期用油不愁,綠色能源領域的探索反而進展緩慢。這樣,日本就有了“綠色能源換石油”的基本條件。 

  “團購+ODA”爭鈾礦 

  日本經產大臣甘利明率領的日本商界代表團在出訪擁有豐富鈾礦資源的哈薩克斯坦前的記者會上,用“歷史罕見”一詞來形容此次官民聯合訪問團中電力公司、商社、核能企業等民間商業人士的數量之多。他稱,在此次訪問中,民間企業將在日本政府的支援下,與哈方在核能領域達成一系列合作協議。據日本《讀賣新聞》報導,4月30日,日本企業就鈾礦開發“權益”等內容,與哈薩克斯坦簽訂了約20項檔。

  甘利明對日本能源外交的戰略意圖做了較為明確的表述。他說,今後日本將把政府開發援助專案(ODA)與獲取能源掛鈎,使之成為“戰略性ODA”,在與相關國家簽訂雙邊貿易協定時也要把能源供應作為一項條款。

  不過,此間媒體指出,日本這次大規模能源外交行動能否取得預期效果,主要取決於日本對上述國家的具體投資和支援能進行到什麼樣的程度。言外之意,就是日本如果不能很好地滿足相關國家的要求,那麼所得到的回報也將是有限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