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數字“0”與印度文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5 20:05:37  


  在人類古代文明進程中,數字“0”的發明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了“0”,不僅使記位數字的表達簡潔明了,使得數學運算簡便易行,而且從“0”的概念出發,發展出逼近零的無窮小數從而產生導數,進而產生微分和積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0”是數字中最重要和最具有意義的數。沒有“0”,便沒有現代數學,也就沒有在此基礎之上建立的現代科學。

  數字“0”是印度人發明的。有意思的是,與印度有過同樣輝煌燦爛歷史的其他文明古國,如古希臘、古埃及、古代中國,以至於古代瑪雅文化都與“0”失之交臂。這是歷史的偶然呢,還是必然?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古代人的記數方法。

  在阿拉伯數字發明和傳播以前,沒有1、2、3、4、5、6、7、8、9、0這十個數字的符號。當時人們是如何計數的呢?那時候,人普遍採用細繩係結的方法來記數,一個結表示1,兩個結表示2,10個結為一摞。如果數字在一百以內,係結的方法還是比較簡明易記,但如果數字很大,譬如自己部落的人口超過了萬人,顯然,這種方法非常費事。後來,羅馬人改進了一步,他們發明了羅馬數字:I表示1,II表示2,V表示5,X表示10,L表示50,C表示100,D表示500,M表示1000等等。他們採用在高數值符號的左面附上一個低數值符號的辦法來表示這個高數值減去低數值後得到的數。例如用L表示50,X表示10,那麼XL就表示40。反之,在高數值符號右面放一個低數值符號,則表示它們相加後的數值,例如LX就表示60。羅馬記數法裏是沒有“0”的。儘管用這種方法,記數變得比較方便,但是,用它來進行運算,還是非常不方便。

  中國古代在記數中也是沒有“0”的。中國文化很早就產生了“空位”的概念,例如八卦中用“—”和空位表示“有”和“無”,即1和0,用以記數1到64。在這一表示中,沒有“0”的符號,也沒有運算的關係。以後,古代中國人發明了一種“算籌記數法”,對此《孫子算經》中編有押韻的順口溜:“凡算之法,先識其位。一縱十橫,百立千僵,千十相望,萬百相當。” 前兩句說明數位在記數中的重要意義,後四句則指明了擺放算籌時的一般規則:個位數用縱式,十位數用橫式,百位用縱式,千位用橫式,萬位用縱式,依此類推,交替使用縱橫兩式。遇到空位,算籌記法的解決方式是不放算籌,成為空檔。但其巧妙之處在於因有縱橫兩種形式,記數時縱橫相間,因此空檔是易於辨認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可能出現的混淆。當然,在面對連續空位較多,或者末位有多個零的情況時,這種記數法仍存在著不足之處。這種記數方法,採用了“十進制”,用空位來代替“0”,這是了不起的進步。但是,這種方法在進行運算時,很容易出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