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這一天 郝龍斌嶄露頭角、豪氣干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3 10:18:24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扁當局日前將台北中正紀念館更名掛牌“台灣民主紀念館”,並在堂兩側懸掛布幔。台北市政府旋即於廿二日指控布幔遮蓋古蹟,將視為廣吿物,自十時半起依法拆除。雖然事前保密到家,但綠營“立委”得知消息後,還是趕到現場隔空叫駡,並至台北市政府威脅郝龍斌交還布幔,否則不讓他出來備詢。 

  《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這一天,台北的諸多名勝古跡“好戲”連台,精彩紛呈,藍營的反擊開始了。

  還是這一天,台北市政府決定,要將景福門前廣場命名為“反貪腐民主廣場”;甚至還傳出,要在凱道兩旁樹立牌匾,立上“禮義廉”三字,獨缺“恥”,令藍營大呼佩服。 

  社論指出,這一役,台北市長郝龍斌嶄露頭角,一套組合拳打得密不透風、眼花繚亂,初生牛犢,豪氣干雲。不過,市政府和“總統府”槓上,胳膊擰大腿,勝負實難料。老蔣一世梟雄,乾綱獨斷,想不到死後塵囂難落。 

  社論說,蔣中正與台灣先民的恩怨情仇,自是從“二.二八”說起。二戰後日本戰敗,中日主權、治權交接,國民黨接收大員貪腐成性,施政乖張,造成民心動盪卻為實情。然從整個事件的原爆點分析,卻頗為荒謬。因為緝煙引發的爭執,竟使全台灣陷入遍地烽火、風聲鶴唳之中。不少被遣返的台籍日軍以及皇民化的公務員,借機生事。 

  社論指出,暴亂發生時,常有二、三十人一夥的浪人手執武士刀在路口盤查,不會台語、日語者格殺勿論,婦孺不饒。而後,國民黨軍回台鎮壓,也是良莠難分,死傷亦極慘重。這是一場因誤會而起,被別有用心者推波助瀾的人間慘劇,漩渦所到之處,所有當事人都與歷史真相一起,驚慌踉蹌。 

  社論謂,泛藍史觀為前人諱,固無論矣;泛綠學者竟亦故意隱匿史料,將一張蔣介石指示軍隊“不得報復,否則處死”的手諭藏起來,不予公佈,終於把蔣氏家族送上了元兇圖騰的祭台。然後發展出“外來政權”、“外省人欺凌台灣人”、“中國豬滾回去”等以撕裂、報復與仇恨為主要訴求的政治論述。 

  社論說,現在的陳水扁政府就是靠吃這碗陳年歷史飯上台的,一到選舉時候,挑這歷史傷疤似乎成了勝選的利器。如今陳水扁又依這老套路披掛上陣,搬出老蔣當箭靶,挑動群衆鬥群衆,非要你死我活不可。 

  社論認為,只有敢於面對眞相的人民才有資格得到真相,被同一塊石頭絆倒的人是懦夫。今天中正紀念館的這場攻防戰難道不是當年“二.二八”事件的重演嗎?人們一面為郝龍斌鼓掌,也應該一面為此感到汗顏。都甚麼時候了,還在鞭死人屍,吃棺材飯!難道台灣就只能在這樣毫無建設的空轉內耗中重演歷史,刀上舔蜜嗎? 

  社論強調,台灣能有今日,是外省人與本省人攜手共建,創業不易,守成艱難,怎可不珍惜?台灣要有明天,必須和大陸攜手前進,自拒於國門之外,封殺的豈不是自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