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龍斌:力抗扁政府 別無選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23 13:30:44  


郝龍斌:不管扁政府如何阻撓,我們別無選擇,必須以市府的力量依法來捍衛台灣的民主法治。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台北市長郝龍斌今天在聯合報發表文章說,昨天台北市政府依法執行公權力,拆除了中正紀念堂管理處違反文化資產保護法所設立的布幔及相關設施,是一個非常沈痛的決定。郝龍斌誓言,“作為台灣民主價值的信仰者及守護者,不管‘中央政府’如何阻撓,我們別無選擇必須以市府的力量依法來捍衛台灣的民主法治。”

  郝龍斌說,“本人有幾點嚴正的聲明,必須向大家報告。”

  首先,這件爭議的本質,並非如某些人矮化的擁蔣、反蔣層次,而是在於民主價值的守護,以及對程序正義的尊重。對於任何政治人物的功過評價,由於各人背景及出發思考點的不同而有差異,本來就是多元社會的常態。中正紀念堂是否改名,也是民主社會可以理性探討的議題,但是不論對議題的實質看法如何分歧,都必須遵守法律程序的規範。

  我們不能接受的是,“中央”官員罔顧法律程序,逕以行政命令推翻法律強行改名,且在溝通過程中屢以不實訊息欺騙市府對於揭牌當天所做的安排。如果我們的社會對於行政單位公然違法亂紀的作為視若無睹,對於以欺瞞手段達成目的的政客無所譴責,那我們無法想像台灣的民主政治將會如何沈淪。我們反對以假民主之名,行違法之實的新威權巨靈,摧殘了得來不易的台灣民主。作為台灣民主價值的信仰者及守護者,不管“中央政府”如何阻撓,我們別無選擇必須以市府的力量依法來捍衛台灣的民主法治。這不但只是執行文資法與否的層次,更是為了捍衛我們大家共同珍惜的民主成果。

  其次,當本人看到揭幕當天持正反兩派意見的民眾發生肢體衝突,心中感到無比地沈痛。任何具備仁愛之心的政治領導人眼見人民之間的衝突,都理當思考自己應該如何努力消彌既有裂痕,而非如何擴大衝突、收割政治利益。根據民進黨中央公佈的民意調查,有高達百分之六十四的受訪者反對將中正紀念堂改名,認為會引起族群對立和政治爭議。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樣的執政黨會做出這樣的民調結果後,再採行和絕大多數民意背道而馳的政策?這是什麼樣的用心?什麼樣的政策思考邏輯?要拆和不拆圍牆之間的說法,可以完全跟隨執政者的政治需要而一夕轉變,又透露出什麼樣的政策品質?

  我們有幸生活在一個對於民主價值具備高度共識的成熟社會,但也不幸生活在一個執政者不尊重民主程序的政治亂局。台灣的民主發展在過去民進黨在野監督的時期,逐漸解構威權,建立了依法而治的共識價值。我們不希望在野的民進黨協助建立的民主,被執政的民進黨一手破壞。真正的台灣民主紀念館要開幕的時候,不應該是在憲警重重戒護下揭牌,而應該在全民同慶的歡欣氣氛下成立。民主的台灣,需要我們在法治的基礎下共同努力。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