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薄瑞光見馬謝 忘記當年曾指導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17 00:19:37  



  薄瑞光去年2月獲任命為美國在台協會主席以來,這次二度訪台。前天他與媒體對談時指出,表示至距離2008年台灣新任“總統”選出前,還有11個月,希望台灣政府和“總統”候選人謹言慎行,所有有關的人謹言慎行,各方避免“作出任何聲明、採取任何行動”,處理任何事件都能“謹慎、深思熟慮”,以免破壞兩岸間政治氣氛。 

  謹言慎行,這是當前美國對馬謝的忠告,或者是警告,總之是不客氣的提醒。相信見面的時候,薄瑞光的話對馬謝二人會講得更加刺耳,更加難聽。美國的目的主要有三:一,表達美國勢力和威力的存在,馬謝切勿忽視。二,台灣選舉不可以嚴重衝擊美台關係,更加不可以嚴重損害美國的利益。三,兩岸關係是敏感點,不要隨意挑釁。

  薄瑞光說,無論哪一位候選人當選,他相信台灣都會擁有優秀的領導人,美國也將持續與新任“總統”密切合作。這是胡蘿蔔式的語言。言外之意,如果忽視或者無視美國,美國不可能與之密切合作。這樣一來是否能當選成了問題。薄瑞光有把握,馬謝二人不敢不聽,不敢不從。

  薄瑞光指出,過去7年“四不”承諾成為穩定台海的基礎,但他也強調,外國代表向台灣“總統”候選人下指導棋並不適當,而且在2000年美方並未向扁提到要怎麼做,對馬謝同樣不會。 

  既然下指導棋不合适,薄瑞光爲何還在對馬謝二人不斷地作指導式發言?更何況,2000年陳水扁正是借助薄瑞光的幫助,徹底打垮藍營,最後穩定權位的。薄瑞光爲何完全失憶了呢?

  有一則報道這樣說,2000年時,薄瑞光擔任AIT辦事處處長,適逢台灣首次政黨輪替,薄瑞光當時必須處理的是,讓台灣的政黨輪替在台海和平情勢下完成。因此在扁就任前,薄瑞光和扁有多次聚會,針對美國及大陸最重視的就職宣言進行討論。薄瑞光就大陸及美國是否能接受,而找到美、中、台三地的公約數,“四不”就是從這些對話中產生。

  薄瑞光比較健忘,2000年這些教陳水扁怎麽做的事可能都忘掉了。

  所以,薄瑞光今次見馬謝二人,會否從中挑一位學生,在選前或者選後加以指導呢?不好說。馬英九的脖子可以伸得很長,但是謝長廷的名字中就帶有長字。馬英九可能等不了,謝長廷可能推不了。也可能薄瑞光更加喜歡跑得快的馬英九,不喜歡客客氣氣的謝長廷。其實,薄瑞光不可能喜歡哪一個誰,關鍵在於誰代表的是美國利益,他要尋找的是美國的代理人。一旦獲得,沒有什麽是不記得的,沒有什麽是不可以指導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