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美硬逼吞回公投 陳水扁更嚴酷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6-20 08:32:09  


布什政府毫不含糊,要陳水扁吞回“台灣入聯合國公投”。
  中評社香港6月20日電/陳水扁十八日接見華府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會長佛訥時,宣布將在明年大選一併舉行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民投票。消息一傳出,美國國務院立刻明快和強硬地表明“反對”,也讓這項還未成案的公投,面臨較二○○三年底陳水扁強推公投時更嚴酷的“美國因素”挑戰。

  聯合報報道,美國政府五月決定在世界衛生大會(WHA)上,投票反對以“台灣”名義入會的提案前後,已數度重申既有的政策,“不支持”台灣加入包括聯合國等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與的國際組織。

  陳水扁早就宣布,今年要首度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美國原本以為陳水扁任期已不到一年,在今年聯合國開大會時,操作“第一次推動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第一位總統”之類供台灣內部消費的議題,只要一直重申美國“不支持”的立場,讓陳水扁唱完獨腳戲後,即可落幕。

  沒想到陳水扁並不願就此罷休,在聯合國大會之後,還計畫拉長戰線,把台灣加入聯合國的議題,變成明年大選的一項公投題目。

  陳水扁和民進黨操作這項議題的真正意圖,是想複製二○○四年“公投綁大選”的吸票效應。但敏感的華府關注的卻是兩岸關係,因此急著透過國務院毫不模糊的聲明,將這項可能的公投,定位為“明顯設計來片面改變現狀”,“會升高兩岸緊張”,也“違背陳總統對布希總統和國際社會一再的承諾”。

  據了解,國務院十八日雖也透過正式管道,向台灣官方表明“反對”聯合國公投的立場,但內容並沒有像給媒體的內容這般詳細豐富。國務院官員在回答聯合報詢問這項聲明是否較過去強硬時,也給了肯定、明確的答案。

  國際上對陳水扁在二○○三年強推公投制憲的“後果”,記憶最鮮明的,無非是布什總統當著中國總理溫家寶的面,斥責“台灣領導人”當時的言行,指其顯然會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為美國所反對。”

  美國政府當時對台灣舉行公投的態度,曾提出三個層次分明的立場:“反對”改變現狀或讓台灣走向獨立的公投,“不支持”只有政治象徵意義但沒有意義的公投,對公共政策的公投則“沒意見”。

  當時陳水扁為了緩和美國的不滿,曾把原本計畫針對中共的“反飛彈公投”,改成投美國所好的“買飛彈公投”,最後換來美方以“公投似乎出現了一些彈性”收場。台灣最後舉行的“第一次”公投,雖因投票人數不足,以無效收場,但並未遭美國“反對”。

  這次的情況則明顯不同。美國對陳水扁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公投題目,及早就用“反對”畫了紅線,等於言明沒有協商或模糊的空間。不過,美國雖提前掀了底牌,但對陳水扁最後自己出面擺平此事,還是存有一絲寄望,因此才說“敦促陳‘總統’拿出領導能力,拒絕這項計畫提出的公投”。

  但對陳水扁而言,民進黨政權存續的重要性,恐怕早已高過台美關係。如果民進黨上下一致認為公投綁大選是必要的,美國要陳水扁讓步,恐怕就是緣木求魚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