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後,歐美各國逐漸放棄了種族歧視政策,東南亞的華人資本家也開始向歐美再次移民,新移民的經濟地位和教育背景都得到極大的提高,當代華人的經濟活動內容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旅美多年的中國歐美同學會副會長兼商會會長王輝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說,即使簡單地從“職業”這一角度看,海外的華人經濟也已經今非昔比,目前的華人“更多從事高科技、經濟師、會計師、律師、醫生等專業職業”,“如果說第一代華人是打工仔,那麼,第二代已經變成了白領或者金領了”。
我們依然可以用當代電影中的形象來作出自己的理解。如果說李小龍電影中的“李小龍”代表著那個時代中身懷絕技的華人“打工仔”形象的話,那麼,今天李安電影中的趙文瑄等人所飾演電影《喜宴》、《推手》中的種種角色,無疑便是新一代“華人白領”的典型形象了。“他”彬彬有禮,講著流利的英語,出入主流社會……當然,“他”也不是沒有困惑,因為還有許多文化的衝突與文明的誤解。
當前海外華人經濟的基本特點是:在行業上高度集中,在資金上高度分散。如何改變這一現況,擺脫困境與危機,是今天的華商們必須解決的問題。
儘管今天的“海外華人經濟”概念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模糊性,但我們依然可以從歷史與現況出發,總結出一些特點。
1999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和中央民族大學專家組聯合鑒定通過的一篇博士後報告中,作者單純寫道:
“在這個全球華人經濟網路中運作的華人族群經濟,體現了如下一些特點:(1)華人族群經濟首先是其居住地的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華人是主流族群還是少數族群;(2)海外華人族群經濟帶有明顯的民族文化和歷史傳統印跡,如為謀生而移民,經濟形式由商販而向工商實業過渡,企業內部大都實行家族式管理,傾向通過華人網路開展經濟活動;(3)華人族群經濟的國際化程度較高;(4)海外華人族群經濟與華人的祖籍國(中國)的經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繫。祖籍國的政治穩定和經濟繁榮是全球華人經濟網路的一個重要基礎,它從民族精神、國際地位、經濟機會及人力資源方面都對海外的華人族群提供著有形和無形的支援,海外華人族群也從資金、技術、資訊、經驗方面對其祖籍國的發展施以積極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