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洪奇昌談兩岸經貿:應務實開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4 16:08:22  


洪奇昌堅持台灣應大陸採取循序漸進、務實開放的策略。(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縱然人事案歷經波折,新任海基會董事長洪奇昌接受聯合晚報專訪時,對於兩岸經貿關係走向,仍然保持一貫立場。他強調,兩岸經貿關係應在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架構下思考,台灣應積極自我定位,對大陸採取循序漸進、務實開放的策略。

  對於台灣經濟走向與世界經濟趨勢,洪奇昌有其恆定的想法,雖然此次接任,面臨民進黨中央不予背書的風暴,他仍然堅決地表示,他以往的主張“絕不會改變”。

  對於兩岸現今的經濟圖像,洪奇昌簡略地勾勒出來,他說,台灣過去就是積極自我定位,確定“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戰略,延續日本製造業的能量,將日本移轉的技術,配合台灣的優質人力資源、廉價勞工與管理能力,並以美國為終端的市場,造就持續的經濟發展,每年達到8%到10%的經濟增長率。

  但他說,90年代開始世界局勢改變了,中國加入以西方工業國家為主的經濟架構,從1979年的改革開放開始,逐步融入西方經濟體系,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因此啟動了80年代下半葉台灣勞力密集產業往中國大陸出走的潮流。同時期,蘇聯解體,東歐共產世界瓦解,這些巨變導致了90年代全球化與區域經濟整合的時代。

  洪奇昌表示,台灣就夾在兩個快速崛起的新興經濟體之間,一個是中國大陸,一個是東盟,過去以美、日為主軸的世界經濟架構,已轉移為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經濟結構。因此前新潮流系才會在此情況下,達成台灣應“積極定位、自信開放”的戰略共識。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生產技術、管理與研發能力,應對自我更有自信,參與區域整合與全球化的脈動。

  不過,他說,兩岸之間卻在經濟朝向整合的過程中,遭遇政治的歧見,大陸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台灣卻認為歷經三十年的民主化,自己已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因此,他說,台灣面臨政治與經濟的矛盾困境,世界上很少看到兩個經濟高度相互依賴,但政治卻又高度互斥的地方。不過,他說,在可預見的短期之內,兩岸政治很難有解決方案,也因此,國民黨還在執政的時期,就曾宣告兩岸關係應以經貿為主軸。

  洪奇昌說,海基會與對岸海協會,就是兩岸在90年代創造的溝通協商與交流平台,如今中斷已近十年,如果有可能,應重啟兩會的協商。

  不過,對於民進黨如今的政策,洪奇昌不願批評,並且還為民進黨政策辯護,他說,批評民進黨政府“鎖國”是錯誤的,民進黨沒有“鎖國”,也沒有能力“鎖國”,在全球化與區域整合的潮流下,兩岸每年有450萬人次的往來,台灣並已有七萬家台商投資大陸。

  因此,他說,台灣應該除了掌控敏感、關鍵的高科技技術產業外,其餘產業都應循序漸進、務實開放。政府做的就是評估系統風險與個別風險,而台灣自身則應加速產業轉型,朝向服務業或加值服務業發展,包括電信、運輸、物流、觀光旅遊及金融等服務產業。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