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港教科書年年加價極不合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7-17 10:00:26  


  中評社香港7月17日電/《大公報》今天發表社評說,暑假剛開始,家長已忙於為子女購買新學期課本,然而,家長們發覺,教科書的定價比去年又貴了,加幅由百分之五至一成不等,小學用書平均每份由一千四百元至一千七百元,中學一年級每份由二千五百至三千三百多元,加上購買文具、校服等開支及繳交各種雜費,一個家庭如果有兩個孩子上學,家長最少要拿出近萬元才能應付。

  社評說,事實是,眼前的教科書加價,已經是連續第五年的加價,廣大家長對此早已嘖有煩言,感到不勝負荷。教科書年年加價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出版商不斷改版。按本港教育制度,教科書是由教育局訂出課程大綱,出版商根據大綱請人編撰,然後送審,及格的即被列入“適用書目表”供學校選用。而一些出版商為了多做生意,每年都在課本內容上作出一些輕微修改,如多放幾幅圖片或略為增加一點參考資料,如此便以“新版”面目出現,以至哥哥姐姐剛用完的書不能夠留給弟妹使用,家長被迫每年都要掏腰包為子女購買新書,造成沉重負擔和嚴重浪費。

  就此,教育局課本委員會負責人昨日作出解釋,表示該局已有“三年不改版”的規定,新書出版後三年內不得改版,去年獲批准改版的只有十多宗,一些輕微修訂以“附頁”或“勘誤表”的方式解決。但話雖如此,出版商仍會巧立名目,如加送什麼參考資料光碟之類,令到舊版書看來與新版書不一樣,部分家長摸不清情況,唯恐子女學習受影響,只得又乖乖的掏錢。

  近年課本頻頻更換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教育當局正在進行大規模的課程改革,如增設通識科,不少科目也要進行增減或合併,以至課程編排上要作出大幅改動才能配合。對課程改革的利弊或成效,教育界目前仍意見不一,但教科書因此要“大動乾坤”、家長負擔增加,卻已是不爭的事實。

  社評指出,因此,未來教科書要避免年年加價,關鍵之一是課程改革必須要盡快完成及安頓下來,不能再“一年一個樣”。對課程上過去一些不合理的安排,特別是港英殖民政府管治下對中國近、現代史及當代中國文學的有意排斥、忽略,以及結合一些西方現代教育理論,在課程上作出適當的改革、更新是必須的;但學生的學習需要穩定、持續,改革太多、太頻,不但年年要換書,對教與學兩方面也是不利的。

  另一方面,近年教科書不斷加價,除了課程方面的因素外,另一個原因是印刷成本上漲,出版商解釋是紙張貴了、油墨貴了、運輸也貴了。但是,目前的中、小學教科書,全部彩色精印,一些還硬皮封面過膠,儼如“經典名著”,到底是否必須、有無必要?學生學習,學的是課本的內容,不是學外表裝幀,如此近乎奢華的精裝精印,其實全無必要,而且造成極大的浪費。過去中國文化講“惜墨如金”,也講“愛惜字紙”,不浪費一紙一字,千多元以至數千元一套的教科書,對學生更好學習何用、何益?

  而且,相當部分的綜援家庭,子女教科書可以“實報實銷”,如此對公帑也是極大的負擔。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