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學者:大陸經濟轉型 台商將面臨調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02 22:37:41  


  中評社香港8月2日電/清華大學教授殷存毅說,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轉型將對台商投資產生影響,台商將朝向產業技術結構升級的轉型和空間上的轉移。

  中新社報道,殷存毅在“第十六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上說,大陸經過近二十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進步,同時整個經濟發展環境也面臨新問題、新挑戰,不得不進行以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為核心的發輾轉型,由此產生的投資環境的重大變化,將會對台商在大陸的投資產生影響。

  殷存毅指出,台商在大陸投資所呈現的空間分佈高度集中、多為成本降低型加工製造業投資這兩個特點,使得台商大陸投資在大陸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較大衝擊。

  由於交通、經濟、人文等綜合因素,台商投資的區位選擇大多集中于閩東南地區及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殷存毅提供的資料顯示,僅兩個三角洲地區的台資專案、協議投資額和實際到資額,就分別約占大陸台資總量的百分之四十三點七八、百分之七十五點五和百分之八十七點三。據臺灣學者估算,二000年和二00五年台商在大陸台資製造業的金額,分別約占同期台商大陸投資總額的百分之六十和五十。在製造業中約三分之一是傳統製造業,餘下三分之二是資本有機構成相對高的、即有關設備或器材的價值較高的所謂技術密集型製造業。土地和勞動力的成本是決定加工製造業競爭力的主要因素。

  殷存毅指出,在大陸經濟較為發達地區,土地和勞動力要素資源的低成本狀況難以為繼,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的許多地區已無多少可供使用的工業用地;台商較為集中或看好的地區,又是率先實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地區,這些地區的有關政策及資源傾斜已經或將要發生變化,有的已提出“從製造向創造轉型”的發展戰略;有的實施“騰籠換鳥”策略並提高資本進入的門檻。從二00二年以來台商實際到資額就一直呈負增長狀態及台商大陸投資增長趨緩均表明,現有的投資模式已成長乏力。此外,大陸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也會對台資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形成一定的壓力。

  殷存毅分析指出,台商仿照西方跨國公司的“全球佈局”模式制定的兩岸產業分工模式,把大陸僅界定為加工製造基地。近年來,台商企業在大陸設有研發部門的開始增多,但“研發”的內涵有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類,且三者在技術含量和經濟效益上依次遞減,台資企業在大陸的研發活動主要集中於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這實質上是某種技術的實用化,而技術來源仍主要由臺灣母公司所掌握。

  殷存毅認為,臺灣企業要摒棄舊的兩岸分工觀念,將兩岸分工由生產製造分工升級為研發創造新分工,否則就難免導致其發展空間萎縮的問題。

  “大陸人口眾多、幅員遼闊、地區發展差異較大,經濟發輾轉型會呈現出空間的不均衡和地區落差,臺灣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大陸仍有生存發展空間”,殷存毅說:“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在大陸的部分台資勞動密集型傳統企業將不能不進行空間佈局的調整,而部分台資企業將調整其兩岸分工策略,通過資源的重新配置來提升其產業技術層級,這構成了台資企業因應大陸經濟轉型的發展趨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