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兩岸不出人意料 陳明通言可圈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0 00:50:18  



  這裡需要幾個如果:一,如果陳明通的確了解陳水扁及民進黨的主要意圖。二,如果陳明通對兩岸關係趨向非常有把握。三,如果陳明通非常清楚美國人的意思。有了這幾個如果,陳明通的話一定可圈可點。當然,陳明通畢竟不能做到一言九鼎,但是作爲主管台灣對大陸政策者,能夠理性平和地對兩岸關係作出預測,實屬不易!

  聯合報報道,“陸委會”及海基會8月16日在高雄國賓飯店舉辦南部地區大陸投資廠商座談會,陳明通稱,民進黨政府一直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台灣要生存發展,必須先確保“主權完整”,再尋求兩岸關係改善。為讓兩岸能和平發展、對等往來,陳水扁甚至籲請北京當局思考歐洲國家整合的“歐盟模式”,追求兩岸共存共榮、相互合作。

  此中又出現三種思維邏輯問題:一,台灣實質獨立,兩岸關係必可以改善。二,大陸放棄一中原則,兩岸必能和平發展。三,兩岸關係正常化,首先要互相承認。看來,陳明通當前是在運用第三種思維邏輯。他對中國評論月刊記者說:“所謂的兩岸關係正常化,最核心的概念就是面對彼此的存在之後,尋找一個共存共榮的架構。”

  但是,所謂的“歐盟模式”在大陸看來,就是“兩國論”的翻版,就是要放棄一中的要求,所以大陸根本不可能予以考慮。這是無法解開的死結。

  當前,我們最爲擔心的就是兩岸決策當局的思維方向發生偏差。不同一個角度、不同一個高度,更不同一個深度,結果,對一個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的辦法,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導致政策誤撞,發生重大的事故。

  比如,如果民進黨當局以爲推動“入聯公投”,爭得與大陸平等的地位,才能反過來推動“兩岸關係正常化”。但是,大陸不會相信這樣的好心,大陸可能已經明確界定,“入聯公投”就是重大台獨事變,如此,兩岸之間有什麽突發事件會不爆發的,有什麽好日子可以過得下去的?

  陳明通對中國評論月刊記者說:“談起兩岸關係,我真的有很大的感觸。我從91年去大陸,幾年下來,大江南北都跑遍了。有哪位‘陸委會’主委,在當主委之前,去過大陸的,大家可以算算看:國民黨時期沒有一個去過,施啟揚沒有去過,黃昆輝沒有去過,蕭萬長沒有去過,張京育沒有去過,蘇起沒有去過;民進黨執政之後的陸委會主委,蔡英文去過一次(辜汪會談時),吳釗燮去過一次,而我呢,去過N次。”

  陳明通所言甚是,他算得上是一個大陸通。由他執掌“陸委會”,畢竟能使人放心不少,至少他有能力讓民進黨決策者了解大陸真相。不了解大陸者,盲人摸象也,那是政治的悲哀,不知什麽時候,大問題就會發生。

  但是,當前選舉臨頭,捍衛政權是民進黨的頭等大事,與此相比,兩岸關係可能算不了什麽,可用可棄。敏感時刻,陳明通定不了兩岸乾坤,但有責任呵護台灣的對大陸政策。陳明通所言,均值得關注、圈點!歷史終將留下記錄。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