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時:陳水扁到處砸錢 台灣人心底怎能不淌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8-25 09:39:40  


  中評社香港8月25日電/台灣這幾年在邦交國拚命撒錢,希望能維持一定邦交數目,換取外交承認,但最近卻連續有幾項外交事件顯示台灣“養兵千日”,卻連最基本的“用在一時”都做不到。若干邦交國只會伸手,遇到關鍵時刻,跑得比誰都快。 

  中國時報特稿文章說,中美洲邦交國、政客,這些年來,一直把台灣當提款機,造橋鋪路,政要來來回回接受招待,外加各種見不得人的暗盤,難道最近的一連串事件,就是他們給台灣的回報? 

  文章說,外交的第一元素就是相互承認,邦交國如果連這點都做不到,不如不要算了。這也不禁讓人質疑,在這些國家眼底,台灣到底是什麼,他們建交的對象究竟是“中華民國”,還是“新台幣”? 

  最近的現象說明,扁政府想靠砸大錢買外交承認的策略,已經徹底失敗。中國大陸挾強大經貿實力進軍中美洲,兩岸影響力日益懸殊,部分國家願意維持與台灣的邦交,卻仍是利益導向。而他們即使與台灣建交,也不願得罪中國大陸,損失其他的機會。 

  在宏都拉斯高峰會事件中,最值得檢驗的是扁政府的思維與因應,高層雙手一攤,認為台灣要體諒邦交國,他們有他們的困難。言下之意,台灣就只能無尊嚴地繼續砸錢,讓這些邦交國予取予求,集體勒索台灣。 

  從WHA、入聯案到高峰會,台灣的外交走到這個地步,實在已經到了讓民眾看不下去的程度。目睹陳水扁在高峰會上形同被押著開支票,還被迫簽下“中美洲及多明尼加元首欣然接受‘中華民國總統’下述承諾”聯合公報,辛苦納稅的台灣人,心底怎麼能不淌血。 

  陳水扁不斷拿台灣早年靠美援站起來的例子,要求民眾接受政府援助的策略,卻不談台灣骨子裡,其實是想用金援換外交承認,本質上更像是一樁買賣。 

  外交有很多種模式,台灣現在用的其實是最糟的一種。如今,既然花錢也買不到外交承認,就沒必要受這些邦交國的勒索。或許在台灣走出一條不同的外交路線,有尊嚴地援外,反而可以為二千三百萬人找到一片新的天空。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