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8月31日電(評論員 李華球)在台灣《時報奧運》專刊NO.1看到了一段文字,“希臘創造了兩個最受世人愛慕的人種:演員與運動員;希臘城邦留給世界最珍貴的遺產,一個是悲劇,一個是奧林匹克運動會。”
在北京奧運倒數不到一年的此時,整個中國充滿了對奧運的期待和幻想。因為有期待和幻想,中國各界無不以全副的精神,投入在奧運的準備工作上。當前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中國,那就是“認真的中國最美麗、最迷人”。
北京從2001年7月申奧成功迄今,舉城即以整體動員的方式大興土木,加速各種軟硬體的建設,全心全力一定要將奧運辦好,一雪“東亞病夫”的百年恥辱。將中國的地位和形象推至國際大國的至高點,追趕與超越的決心和勇氣,帶給中國潛力不斷的湧現而出。
北京城看得見的各種先進的硬體設施,在在引起國際各界的重視和驚歎。經過整體規劃大翻修的城市,呈現出來的新舊風貌,確實夾藏著科技與人文的內涵,符合北京奧運的三大理念-“綠色、科技、人文奧運”。
可惜的是,因為老北京早期的都市規劃,與為迎接奧運的現代建築,確實有許多不搭調的地方,使得許多舊有的珍貴胡同和老式建物,被硬生生的給破壞剷除掉了。這是科技與人文兩難選擇下的一種無奈之遺憾和心痛的失落。
萬事萬物總是很難兩全其美,正因為如此,在北京要做出萬難取捨的決定之前,是不是應該要以謙卑低調的心態來評估精算?以宏觀寬闊的視界來接納包容呢?當然北京因為天然地理環境的影響,使得空氣品質至為糟糕,為了改善這個問題,不得不做出許多心痛的割捨。
但如果從文化資產的維護來思考,其實應該還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可以在科技與人文的競爭當中,找到或可平衡的砝碼,使得文物與科技之間的結合,不會那麼的疏離、不融。可惜,總是因為人的操之過急或耐心不夠,在一時求好心切之下,種下長遠的遺珠之憾,徒留後人悽悽之痛。
北京奧運的口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聽來是格外的溫和親切,是可以打動人心的一個有理想又能引人遐思的遠景。而我們要寄以期待的是,在中國已經昂然挺立於世界舞台的此時,是否應該想想,中國在國際間得到了哪些?但,中國為這個世界付出得夠不夠?
施與捨的抉擇,正是中國邁進大國的關鍵所在。如何拿捏這個尺度,正足以顯現中國的態度和格局。而北京奧運應該帶給中國和世界的遐思是真的,還是只是一個空殼子的理想而已?這正是考驗中國從“和諧社會”到達“和諧世界”的真心誠意與實力高度的重要時機。
中國是否準備好了呢?答案似有,但仍嫌不足。如何將這個美麗的遐思,幻化成真實的理想,將是中國得以多元豐富的契機;而開闊寬廣的“和諧之路”,正等著中國全力以赴。
(作者:李華球現為中評社駐台時事評論員、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總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