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人民日報:“台獨”幻覺還能維持多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0 11:53:43  


  中評社香港9月10日電/一直以來,陳水扁當局對自己利用“悲情”、制造幻覺的能力和可以得到的實際收益一向信心滿滿。上周連續挨了美國揮出的兩記重拳之後,更是沉浸在“議題叠加效應”和“入聯幻覺”的美夢中不能自拔。 

  陳水扁异常亢奮“獨”性大發

  《人民日報海外版》今天刊登的評論文章指出,短短幾天之內,陳水扁在不同的場子連續13次高分貝嗆聲,諸如“台灣本來就是‘台獨’”、“不需要由任何人告訴我們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台灣是以一個“新會員國”的身份申請加入聯合國之類的“瘋言瘋語”不絕于耳。同時再次函聯大主席,要求聯合國“處理台灣加入聯合國問題”。

  扁异常的亢奮表現,讓此前正爲“正常國家决議文”部分敏感文字遭删除、“獨性不足”而耿耿于懷的民進黨內“急獨派”欣喜若狂,迅速跟進,醞釀要在本月底的“全代會”上展開全面“反攻”,明確表示要把“國號正名爲台灣”重新寫入“决議文”。游錫堃也放出話來說,“中華民國”已經失效,是死路,“正名”爲台灣、制定“新憲法”才是活路。

  很顯然,他們是想以此繼續刺激、挑釁大陸,冀望“大陸打壓台灣”的局面早點兒出現。而更重要的還在于給美國人制造點兒難堪,逼著他再施重手:你不是反對“入聯公投”嗎,不是說“台灣或‘中華民國’都不是一個國家”嗎,我就明著告訴你,我壓根就沒想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加入聯合國”,就是要通過“公投”給台灣一個新“國號”,就是要“改變台海現狀”,看你能怎麽著?

  面對此種危局,島內有識之士無不爲事態接下來的發展和可能給台灣帶來的灾難性後果憂心忡忡,因爲人們看不到扁當局制造的“台獨戰車”煞車在哪兒?難以預料美國在受到如此“嚴重沖撞”後將會采取怎樣的反制動作?

  “胡布會”讓深綠“極度失望”

  文章認為,有意思的是,就在此時,過去一向被軍方視爲敏感而不可觸碰的台美軍事交流相關數據,被台“國防部”悉數列出。軍方大概是想以此使人們相信,美台軍事交流仍舊緊密,美國根本就不可能放弃台灣,台灣的安全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但是,事情的發展似乎有些偏離扁當局預定的軌道。

  本周登場的“胡布會”,對台灣問題的高度共識和面對陳水扁“找打”招數所表現出的沉穩、堅定和信心十足,使島內深綠在“極度失望”之餘,更生出了幾分“墻太高難逾越”的悲凉。島內分析人士也紛紛指出,“胡布會”對扁操弄的“入聯公投”議題的態度是“無聲勝有聲”,在堵住了扁“借力使力”的“逃生之路”後,他們一定會用自己的方法讓扁當局“知所進退”;同時也將促使台灣民衆,包括有思考能力的淺綠民衆,更冷靜地思考所謂“台灣獨立建國”和“入聯公投”的荒謬性。

  在外“找打”未果的扁,却在綠營內部看到了自家人朝他揮動的“拳頭”:最近一段時間近乎消失的謝長廷突然向深綠喊出了要選“台灣國總統”的口號。乍聽之,謝這是在“尊扁意、跟扁走”,但如果再聽聽他在民進黨中常會上拋出的“入聯公投”應和國民黨“公投”幷案的建議,看看他苦口婆心勸大家“審慎思考、瞻前顧後”的表現,想必人人都明白,謝這是在嘗試繞開扁擺在他面前的“台獨”障礙,以比扁更激進的動作,開辟一條實現“自我價值”的“旁門左道”,以綠營接班人的身份,挽狂瀾于既倒,以此蓋住陳水扁的風頭,擺脫他的鉗制。

  想想也是,以扁目前的這種“畢其功于一役”的賭博式操弄手法,即便能够在短期內激發“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熱情,但由于他過早地將“入聯公投”這個假議題轉入了建立“台灣國”這個終極目標上,不僅提前透支了民進黨在島內所有可用的“政治資源”,不利于長時間維持“台獨”幻覺,更會嚇跑中間選民、直接沖擊2008年選情。謝蘇幹嗎非要賠他賭下去呢?

  荒腔走板的拙劣表演

  文章指出,本周,陳水扁聽到的另一個警訊是,南部地下電台號召民衆就“入聯公投”議題前往美國在台協會高雄辦事處抗議,喊了半天,也只召聚來了20多個深綠人士,場面很是滑稽。

  眼見自己精心策劃出的一場鬧劇已經很難再演下去了,急于操弄和控制議題的扁當局,又在本周開辟了一處新戰場——攻擊台灣“司法”。先是陳水扁公開指責島內“司法人員”只問藍綠不問是非,幷稱超過七八成的“司法人員”立場偏藍,試圖以“司法”之名介入“大選”。接著是“新聞局”召開記者會,要求“司法人員”上網公布其黨籍、一起來退出政黨,讓“台灣司法真正獨立”。綠營“立委”也跟著起哄,鼓噪說“這才是真的轉型正義”。

  看著這些荒腔走板的表演,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扁當局是想向民衆灌輸一種理念:今後法官審案只准判“在野黨”有罪,不准判“執政黨”敗訴,否則就是“只問顔色,不問是非”,就是“司法死了”。

  再往後還會發生些什麽呢?即將進行二審的馬英九“特別費案”凶多吉少;已經開過12次庭的“公務機要費案”仍將繼續認真走過場。也許還能聽到“司法版”的“真他媽的不想幹了”。

  也許這樣的推斷只是一種“幻覺”,但它却是扁當局眼下最需要的“療傷良藥”。問題是,這個“幻覺”還能維持多久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