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首相安倍辭職 或導致日本經濟改革倒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13 15:30:20  


  中評社香港9月13日電/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辭職後﹐由其前任小泉純一郎(Junichiro Koizumi)推行的經濟改革面臨著倒退的風險。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指,日本一直擔心國民生活水平下降以及中國的崛起將導致其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不斷下滑。日本也是發達國家中首個人口數量出現下降的國家。不過現在﹐它最擔心的問題是:出現又一位軟弱無力的領導人。

  曾協助小泉推行經濟改革的前內閣大臣竹中平藏(Heizo Takenaka)說﹐有許多候選人想對改革政策做出這樣那樣的調整。如果改革失去動力﹐則將對經濟產生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安倍晉三週三宣佈辭職時﹐其在任時間還不到一年。儘管公眾的意見是希望能再有一位強硬的領導人帶領國家進行改革﹐但安倍晉三優柔寡斷﹐內閣醜聞更令他陷入困境。

  最有可能接替安倍晉三的是自民黨幹事長麻生太郎(Taro Aso)。這位資深政治家行事比較果斷﹐但他面臨著在野黨和執政聯盟分別控制參眾兩院的局面。

  有分析員認為﹐日本可能再度退回到為爭取選民而揮霍政府支出的時代﹐下一位首相或許會撥出更多資金以取悅不滿的選民。此舉可能會令日本龐大的政府債務雪上加霜﹐降低提高生產率的動力。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首席日本經濟學家羅伯特•菲爾德曼(Robert Feldman)說﹐下屆政府可能會爭取批准2萬億日圓(合175億美元)左右的額外預算。他稱此舉和其它可能採取的倒退舉措為一場“惡夢。”

  53歲的安倍晉三主要是因為其小政府、放寬監管及以自我為主的對外政策的主張而當選的。但他不清楚如何將其變成現實﹐而是變得像日本過去的一些領導人那樣軟弱。這導致了六週前選舉的慘敗﹐執政聯盟失去了在參議院中的多數席位﹐使其無法有效地進行管理。最終﹐他在週三決定辭去首相一職。

  市場反應有些悲觀﹐對出現領導層真空的憂慮情緒超過了首相更迭可能帶來的希望。受由此帶來的政治上的不確定性影響﹐日經225指數微幅走低。日圓基本持平﹐為1美元兌114日圓。

  其他主要人選包括62歲的前財政大臣谷垣禎一(Sadakazu Tanigaki)﹐他讚成上調消費稅(目前為5%)﹐以減少國家債務。另一個人選是62歲的現任外務大臣町村信孝(Nobutaka Machimura)﹐他支持實施教育改革﹐以重振國民的愛國精神。再就是71歲的福田康夫(Yasuo Fukuda)﹐他一直強調應同中國和韓國保持良好關係。

  許多日本人都希望65歲的小泉純一郎能夠重新執政。但他去年離任時曾向記者表示﹐他期望能過自由自在的生活﹐據說他對現在的生活很滿足。

  任何繼任者能做的事都比較有限。儘管首相擁有解散眾議院的權力﹐但他不能解散參議院﹐這將使很多立法難以獲得通過。

  短期來看﹐政壇的更迭不太可能給經濟帶來不良影響。目前日本經濟基本保持健康穩定﹐2003年以來的年增長率一直保持在2%左右。政府週一宣佈﹐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出現下降﹐但經濟學家表示﹐這只是短期現象﹐大多數人預計今明兩年的增長率仍將保持在2%的水平。最大的問題在於日本的新任領導人是否有能力在人口下降的背景下為日本的未來做好謀劃。

  在小泉純一郎時期曾任經濟大臣、目前擔任慶應義塾大學(Keio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的竹中平藏說﹐日本需要採取積極步驟為未來的經濟發展做準備。比如﹐東京的兩處國際機場應該全天24小時開放﹐以促進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日本巨大的外匯儲備是由政府部門管理的﹐但竹中平藏表示﹐如果向新加坡和韓國那樣﹐由獨立機構管理可能會更加高效。他還表示﹐象東京大學這樣的規模較大的公立大學應該進行私有化﹐並鼓勵其同國際頂尖大學進行競爭。

  他說﹐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需要一位非常有能力提出理念並加以落實的領導人。但他說﹐安倍晉三的這些繼任人選中沒有一人具有這種願望或能力﹐而失去改革動力將對經濟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

  不過﹐公共支出減少被普遍認為是導致日本大城市和邊遠地區收入分化的原因。在7月份的選舉中﹐日本民主黨利用了人們對這個問題的擔憂﹐承諾採取扶持農民增加收入等各種措施解決這個問題。從那之後﹐一些自民黨領導人表示願意看到在這方面採取更多行動﹐這將導致重新回到過去巨額公共支出時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財務大臣額賀福志郎(Fukushiro Nukaga)在上週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表示﹐中小企業和邊遠地區的情況不是很好﹐因此我們需要考慮應對之策。

  廣告明年的政府預算草案要求將公共項目支出較今年削減3%﹐這延續了小泉的政策。但自民黨失去參議院多數席位後批准的最新草案也允許政府增加發展中地區的預算﹐以提高人民生活的穩定性。

  金融業人士也指責日本採取了一些開倒車的做法﹐他們說日本一直在逐步加緊對金融市場的監管。比如﹐本月初起草的新規定限制對防務相關行業的投資﹐其中包括鋼材和電池。規定要求﹐國外投資者要收購防務相關公司10%以上的股份都要經過事先批准。

  法國興業銀行(Societe Generale)旗下經紀機構Fimat的策略師科比•戴利(Kirby Daley)說﹐這些措施涉及的範圍很廣﹐限制也非常多﹐很難讓人相信僅僅是出於監督敏感行業的目的。戴利說﹐這種態度上的變化已經讓他的許多客戶離開日本﹐選擇新加坡和香港等地。

  金融大臣渡邊喜美(Yoshimi Watanabe)在近期的講話中暗示﹐可能不會允許一些針對日本企業的股東權益型對沖基金開展業務。他說﹐我們希望日本市場能像池塘一樣﹐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魚。但我們會把害群之馬拒之門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