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福田康夫能讓日本民眾“安心”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9-24 11:35:44  


  中評社香港9月24日電/安倍把養老金制度改革排到了修改和平憲法等“國政”問題之後,低估了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新京報在今天發表了一篇署名文章,分析福田將如何面對人口老齡化這個問題。

  沒有太多懸念,以理性中庸著稱的福田康夫23日在日本自民党選舉中成為總裁,這也意味著他將擔任日本下任首相。

  該文章指出,與一年前安倍晉三競選自民党總裁時提出的“美麗國家”論大為不同,福田康夫在這次競選中,一再表示當選後將致力於將日本建設成“充滿希望和感到安心的國家”。“安心國家”取代“美麗國家”成為施政綱領,無疑是順應日本民心所做出的政策選擇。那麼,此前日本民眾為何不“安心”呢?

  在“美麗國家”論中,前首相安倍晉三提出要“大刀闊斧地修改戰後的政治體系”。這一說法是中曾根康弘的“第三次開國”論的翻版。然而,與安倍高談“建設美麗國家”,熱衷於修改憲法相比較,日本民眾所關心的,則是另外的東西。在安倍下臺之後,正如一些日本媒體評價指出的那樣,7月份自民黨在選舉中大敗及如今安倍不得不卸去相位,根本原因是安倍政權重“國政”而輕“民生”,對民眾所極為關注的養老金等問題沒有表現出改革誠意。

  養老金何以在日本成為決定政黨和政治家成敗的大問題?這與日本人口現在的年齡結構有關。日本已經成為典型的老齡化社會,越來越多的人要靠養老金來養老,而原有的社會保障體制並不足以支撐普遍實現“老有所養”。在今年年初的施政演說中,安倍就不無憂慮地指出,日本人口已出現負增長,老齡人口比例還在擴大,這對日本的社會保障體制提出了巨大挑戰,所以,“公共養老金制度是國家不可推卸的責任,不容出現任何一 點漏洞和損耗”。

  該文章認為,在政策的輕重緩急上,安倍把養老金制度改革排到了修改和平憲法等“國政”問題之後,低估了人口老齡化對日本社會結構和民眾心理的影響。但是,民眾不能不關心自己的生老病死,這是每天都在經歷著的具體而實在的東西。統計表明,到2005年, 日本已經超過義大利成為世界上65歲以上老人占本國人口比例最高和15歲以下兒童占本國人口比例最低的國家。這樣一個日益老齡化的國度,還能像以往那樣遊刃有餘地實施社會保障嗎?日本民眾的心態,業已因人口老齡化而悄悄發生變化。

  安倍日前退隱,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反恐特別法案》難以在參議院通過。此法案要日本為長遠利益而承擔更多海外責任,但日本民眾對此給出的是否定的回答。這種景象與老齡化後的歐洲非常相似。在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中,人們曾經見證“美歐分歧”,並有論者解釋說,歐美之所以產生分殊,乃是歐洲更重談判和法律,而美國尚武力輕外交。問題並不這麼簡單,外交源於內政,國家對外的政策選擇,總是離不開本國內部的發展狀況。美國仍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國家,人口還在穩定增長,而歐洲基本進入老齡化社會,不少國家已經出現人口負增長。一個因人口老齡化嚴重而社會保障負擔不斷加重的歐洲,會改變歐洲社會在投資和消費間的平衡,團體向它們對國防投入的看法,使國家財政資源分配受到制約。這一幕如今也在日本上演。

  現在,福田已經走到日本政治的最前臺。安倍所沒有很好處理的人口問題,想來已在這位新首相的頭腦中有所考慮。該文章認為,值得關注的是:人口老齡化還會在日本產生其他什麼結果呢,而福田又將如何面對這一問題,並使日本人“安心”起來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