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十七大前 吳敬璉:改革,我們仍需努力過大關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1 12:26:17  


吳敬璉自言,關注中共中央、十七大對改革的定調。(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0月11日電/十七大召開前夕,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自言關注中共中央、十七大對改革的定調。一向直抒胸臆的他大膽進言,“中國要堅定地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但僅僅定調不夠,還要採取有力的實際措施來推動改革。” 

  中新社報道,該社近日走訪了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聽聽他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和判斷。坐在吳老書香撲鼻的書齋裏,談起中國“走什麼路”的宏大命題,花白頭髮的吳敬璉侃侃而談。

  世紀之初,曾以《改革,我們正在過大關》文動四方的吳敬璉直言:在國有經濟改革和社會政治改革的大關面前,“攻堅”力度卻明顯不足,法治市場經濟建設的進度緩慢,腐敗蔓延、貧富分化等社會問題積聚,這些都要加大改革力度才能解決。 

  改革向前推進、停步不前,還是向後倒退,意味著兩種前途擺在面前:一頭是政治文明下法治的市場經濟,另一頭則與此相反,在這兩條道路的爭論中,將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歸因於改革開放,否定改革的大方向,回到舊體制和老路線的目標,顯然是行不通的。
  
  “進”還是“退”?胡錦濤總書記去年三月六日和今年六月二十五日的講話宣示了中共中央的明確態度。但吳老仍然在他最近出版的《呼喚法治的市場經濟》一書裏寫下警言:正面回答對改革開放提出的種種責難,增強大眾堅持改革開放的信念,提高改革措施的執行力度,仍舊是需要努力完成的艱巨任務。

  胸有塊壘,不吐不快,是吳敬璉一生的耿直性情、書生意氣使然。而直抒胸臆之後,有時掀起的不是微波,而是巨瀾。言動天下之後,註定爭議隨形。然吳敬璉無論風雨交加,還是好評如潮,所有彈與贊都無礙他“該說什麼,就說什麼”。 
  
  遙想當年,大名鼎鼎的“吳市場”亦並非美譽,亦曾招來蜚短流長。父親的堅持于女兒吳曉蓮而言記憶深刻:多年來父親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主張,即使頂著巨大的壓力,仍然不屈不撓。遭人誤解或批判時,他也生氣,但一轉眼又直言不諱了,攔都攔不住。 
  
  曾經頻繁出入廟堂,吳敬璉的居所卻極為簡樸,書房中幾個書櫃以及地板上堆滿中外經濟典籍。新世紀以來,他所出版的《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改革:我們正在過大關》、《中國增長模式抉擇》和《呼喚法治的市場經濟》著作,亦散亂置放其中,顯見改革開放的中國大趨勢,正是他念茲在茲,餘者可輕忽不計。近二十年來,他一直住在夫人單位的蘇式老樓房裏。
  
  夫人周南是退休的大學教授,她與吳敬璉相濡以沫半個世紀,去年剛剛過了金婚之年。周南說她一集不漏地觀看熱播的電視劇《金婚》。這位慈祥老人笑言:“我很喜歡這部電視劇。不過可不能像劇裏那樣,夫妻天天吵架。我和他幾乎從未爭吵過。”在大是大非問題上敢於直言的吳敬璉,對待生活則是一片心平氣和。  


    相關專題: 中共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