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十七大開幕 胡錦濤作政治報告(全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0-15 12:31:49  



  二、改革開放的偉大曆史進程 

  我們即將迎來改革開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們黨召開具有重大曆史意義的十一届三中全會,開啓了改革開放曆史新時期。從那時以來,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和波瀾壯闊的創新實踐,譜寫了中華民族自强不息、頑强奮進新的壯麗史詩,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産黨的面貌發生了曆史性變化。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升級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强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在以毛澤東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創立毛澤東思想,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偉大成就以及艱辛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取得寶貴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爲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以鄧小平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開創的。面對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危難局面,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科學評價毛澤東同志和毛澤東思想,徹底否定“以階級鬥爭爲綱” 的錯誤理論和實踐,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曆史性决策,確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綫,吹響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號角,創立鄧小平理論,指引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 

  我們要永遠銘記,改革開放偉大事業,是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承、發展幷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紀的。從十三届四中全會到十六大,受命與重大曆史關頭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改革開放、與時俱進,在國內外政治風波、經濟風險等嚴峻考驗面前,依靠黨和人民,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開創全面開放新局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創立“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續引領改革開放的航船沿著正確方向破浪前進。  

  十六大以來,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順應國內外形勢發展變化,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發揚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精神,堅持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著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踐中堅定不移地把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當地展開了;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决然地打開了。這場曆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曆史轉折。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我們黨實施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帶領人民艱苦奮鬥,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我國經濟從一度瀕于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减少到兩千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爲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綫,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麽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麽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麽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幷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綫、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

  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决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作爲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在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中,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强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産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取得了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爲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强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够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産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可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共産黨宣言》發表以來近一百六十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衆同命運,才能煥發出强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實踐永無止境,創新永無止境。全黨同志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和不斷發展黨曆經艱辛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勇于變革、勇于創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爲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