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馬英九的深水潛艇--金溥聰與劉兆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6 12:11:39  


馬英九與金溥聰的互動綿密與交情深厚,眾所周知。
高中就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的劉兆玄,和馬互動仍帶有點“俠氣”。
  雖然,許多人都知道金溥聰與劉兆玄是馬英九倚重的“策士”,但事實上,這兩人一掌文宣,一掌策略,雖位居“宏觀調控”重要位置,卻是相對的“閒雲野鶴”,在選局中並非“完全”投入之人,反而常保“旁觀者清”的戰略高度。 

  金、劉兩人和馬互動的共通特色,都是不參與日常運作,和一般外界想像的不同的是,他們和馬英九的互動,並不頻繁。通常都是馬英九“主動”打電話找他們,除非他們看到發生了“重大會影響大局發展的事件”,否則兩人很少主動打電話給馬英九。平時大家各忙各的,金溥聰仍有閒遐去參加42公里的馬拉松與鐵人三項,劉兆玄也把大多數心力放在東吳校務中,自由自在,成了馬英九團隊運作中的特色。 

  馬英九與金溥聰的互動綿密與交情深厚,眾所周知。劉兆玄則是在馬英九擔任“法務部長”時,時任“交通部長”的劉兆玄,因長馬英九幾歲,兩個當時內閣的“小朋友”同樣要面對“利委”的壓力,因而惺惺相惜,成了朋友,其中,劉兆玄因已被陳履安帶入仕途多年,在怎樣當好政務官的心得上,分享了許多經驗給馬英九,兩人因此建立兄弟之情。 

  1998年馬英九參選台北市長時,馬英九的競選總部就在劉兆玄老家附近,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劉兆玄,雖然並沒有在馬競選團隊內擔任職務,但他若回家看老母親後,有空的話就會在深夜,輕裝就晃到馬英九競選總部,提出他的觀察,檢視馬英九的“市政白皮書”,必要時,提供一些策略給馬英九參考。高中就是著名武俠小說作家的劉兆玄,和馬互動仍帶有點“俠氣”,話他講到了,馬英九用不用,能不能用,劉兆玄事後不管,也不追問,更不會因此向馬英九提出任何要求。這種性格,反而讓馬英九感到親切,在後來這些年時,當有重大決策時,馬英九習慣性的會主動電詢劉兆玄。 

  這次參選也一樣,劉兆玄並未“入列”到馬英九的正式組織當中,但劉兆玄的“薦舉蕭萬長與詹啟賢”、“統獨與族群非強項,宜守不攻”、“自居是逆勢仰攻的落後方”等大策略方向,都被馬英九所採用。平常劉兆玄都不參與馬辦的會議,但不論是馬辦幕僚,還是高朗的“國政家教班”,以及智庫執行長蔡勳雄,還是常常約劉兆玄請益,馬英九有時也會打電話和劉兆玄商討策略。 

  劉兆玄卻堅持這些“政治”不能帶到東吳校園內,絕不讓人到東吳談這些“俗務”。他偶爾會到國民黨智庫和相關人士商談,但他總是否認是馬英九的“策士”,有一次,高朗和他長談許久,出來後碰到記者,高朗忙改走另外的走廊離去,劉兆玄則忙不迭聲稱:他和馬英九,“很久很久沒見面了”,此地無銀的表態,讓智庫的在場人士個個抿嘴淺笑。 

  而劉兆玄和金溥聰也都有個共同特色,就是他們都自居是“深水潛艇”,這次選戰都低調“潛航”,打定主意,不和媒體接觸,不公開在馬英九的競選活動露面,刻意表現出“置身事外”的姿態。 

  正因為如此,馬、金和劉“三人組”的互動,反而增加了許多“神秘色彩”,讓許多想接近馬英九卻不得其門的人士視為“門神”與“石敢當”,他們不方便直接表達對馬英九的建言或不滿,矛頭都指向金溥聰,偶爾也指向劉兆玄,甚至在國民黨中央,還會放出金、劉“不和”的耳語。 

  對這些“負面”指控,金與劉應該都心知肚明,但他們既然打定主意當“深海潛艇”,也都不打算出面辯護,其中一人講:馬英九並不是笨蛋,那麼多指控,那麼多“咬耳朵”的小話,如果真有其事的話,“馬英九能在政治走這麼多年,真的只是『小白兔』嗎?講到某些人好像大奸大惡,那些事真相如何,難道馬英九真的都不知道嗎?真的都如此縱容嗎?一些人刻意放的一些話,其實都是太小看馬英九了!”(來源:中時電子報 作者 黃創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