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司法結清了 政治鐘擺走著瞧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17 08:45:18  


如果司法審判還只是讓台灣一半的人滿意,累積的能量會否讓政治鐘擺擺向藍營,恐怕是民進黨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中評社香港11月17日電/高雄市長選舉宣判結果昨天出爐,對台灣民主發展影響深不深遠,見仁見智;但立即明顯的波及到明年“總統、立委”選情。中國時報分析文章說,如果司法審判還只是讓台灣一半的人滿意,累積的能量會否讓政治鐘擺擺向藍營,恐怕是民進黨要面對的重大課題。 

  高雄市長官司定讞,失利的國民黨,從馬英九到高雄市五個選區的“立委”參選人,個個臉色鐵青。但國民黨一貫的思維仍未更改,定調為“對民主不死心,用選票討公道”,沒有激情,只有悲憤;沒有聲嘶力竭控訴,只有默默承受苦果。 

  反觀,逆轉勝的民進黨,慶祝集會的場合仍用文化活動“便宜行事”;陳菊坐穩寶座的第一時間,發布視察高雄捷運的行程,不到十分鐘,就到台南替新潮流“立委”站台。 

  這是兩個台灣主要政黨,在官司定讞後予人的第一印象。高雄高分院的判決,對早已分兩邊對峙的政黨,影響不大;但陳菊陣營構成對黃俊英妨害名譽、誹謗的心證,出自審判長口中,選罷法卻還得再明文規範,恐將衝擊台灣民主發展。 

  從這個角度觀察,未來的大選,以及一對一的“立委”對決,選民是仍會選擇對“奧步”高度容忍?還是會一次結清,呼應國民黨的“用選票討公道”,馬上就可分曉。 

  如說第七屆“立委”選舉,是下屆“總統”大選最有參考價值的“出口民調”;那麼對高雄市民來說,歷經市長選舉官司的洗禮,更堪稱最具採樣價值的民調對象。 

  國民黨原先在高市的“立委”選情,被評估為坐一搶二的局面,但隨著民進黨內訌和台聯掣肘,第三及第四選區國民黨有機會一搏。在選舉官司定讞之後,催化藍軍出來投票的動力,現在有利於藍軍。對“總統”大選而言,有效拉近上屆輸掉十萬八千票,不再是“遙遠的距離”。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