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澳報:陳水扁亂講話 折射其政治角色的矛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8 12:02:32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澳門《新華澳報》今天刊登一篇評論文章表示,民進黨文宣部主任謝欣霓昨晚發表談話,“澄清”陳水扁日前聲稱“慎重思考”有人提出的宣佈戒嚴、選舉無效、授換選委會主委,延後選舉等措施,是“思考這個問題(投票爭議)如何解決”,而非“主張戒嚴”這件事。但與此同時,並未見“總統府”作出同樣的“澄清”。此事顯示,民進黨當局是竭力將陳水扁“亂講話”的身份,限定在民進黨主席,而非“總統”,以設法降低陳水扁口不擇言對民進黨當局的損害程度。但卻也由此而凸顯了陳水扁兼任黨主席的尷尬和不智。 

  實際上,“總統”和黨主席的定位有所不同。在民主社會裡,盡管“總統”是由某一政黨提名並輔選而當選,但既已當選,就應是代表全體人民,而不是代表某一個政黨。因此,他在政治上必須嚴守中立,不能偏於任何政黨。而黨主席則不然,但是駕馭作為“選舉機器”的黨的掌舵人,因而必須堅持黨的利益。因此,“總統”兼任黨主席,必會發生政治立場衝突,不利於“全民總統”的超脫立場。 

  文章說,陳水扁第一次兼任民進黨主席時,這種利益衝突就已暴露無遺。在二零零四年底的“立委”選舉中,陳水扁打著“總統”的旗號,卻賣力為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助選拉票。但結果是民進黨大敗,陳水扁只得被迫辭去民進黨主席。 

  日前陳水扁在是否兼任黨主席的問題上曾躊躇再三,猶豫不決,擔心的並非是難以在“總統”、黨主席兩個不同身份上作出區隔,而是擔心倘民進黨輸掉“立委”選舉,必須引咎辭職,以示負責。因此,在取得黨中央“敗選不必辭職”的“背書”之下,他才走馬上任。 

  然而,就近日的“亂講話”風波中,再次凸顯了一身兼任“總統”與黨主席的身份衝突。身為“總統”,他應做遵守“憲法”的表率;但所謂只因為選務技術爭議,並非遇到戰爭及內亂就宣佈“戒嚴”之說,及不顧“憲法”關於必須在“立委”任期結束前十年進行新一屆“立委”選舉的規定,揚言要延後選舉“立委”,都是“違憲”之舉。至於宣佈“選舉無效”的權限,只有法院或“中選會”才擁有,陳水扁顯然是越權過界,違反“憲政”倫理。這些“違憲”的話由“總統”說出,對台灣地區的法治形象和所謂“憲政”尊嚴,造成了極大的損害,但陳水扁同時又擁有黨主席的身份。如他是以黨主席的身份發表上述談話,當然是對民進黨當局的形象損害的程度相對較輕,看來,這就是由民進黨出面而不是“總統府”出面作出“澄清”的用意所在。 

  但是,即使陳水扁是以民進黨主席的身份大談“戒嚴”,也是對民進黨追求民主的“神主牌”的褻瀆。實際上,民進黨成立後最早打出的政治主張,就是反對獨裁統治,廢除戒嚴體制。在此“神主牌”的感召之下,民進黨人奮力抗爭,終於迫使當時的國民黨政權宣佈解除戒嚴,撤銷“動員勘亂時期”體制。這被視為民進黨民主鬥爭的重大勝利。正因為如此,今年稍早時間,民進黨才大張旗鼓地進行解除戒嚴二十周年的紀念活動。 

  但是,陳水扁如今竟然卻要“慎重思考”宣佈戒嚴的問題,這等於是要否定民進黨的“神主牌”,推翻民進黨的“黨綱”。正因為如此,陳水扁周日晚大談“宣佈戒嚴”之後,整個民進黨內部嘩然起來,就連“綠色”大報《自由時報》,也刊文予以批評。迫使陳水扁翌日不得不宣示一番,任內絕不會搞“戒嚴”,而更使陳水扁陷於“進退失據”的負面形象。 

  但陳水扁只是以“總統”的身份“澄清”“宣佈戒嚴”的說法而已。而其餘的三個“慎重思考”的問題,卻是由民進黨中央為他拍屁股。這終究是無法對陳水扁的“總統”和黨主席的身份作出嚴格區隔。 

  文章指出,這種“總統”與黨主席身份難以區隔的情況,只要陳水扁仍兼任黨主席一日,就將仍然會重演,直到明年五月二十日他卸任“總統”之日。因此,隨著“立委”和“總統”選舉日期的日漸逼近,他還將會有更多的身份錯亂的演出,還將會有更多的“亂說話”的機會,徒讓國際社會看“猴戲”,《朝鮮日報》也就有更多的揶揄評論的資料。 

  從陳水扁親自赤膊上陣,將“公投綁大選”的領投票安排技術紛爭上升至“憲政”的層 次中,似乎是讓人看破手腳:陳水扁對民進黨“立委”選情之冷,極為焦慮,因而千方百計要衝高公投的投票率,從而為民進黨“立委”候選人製造“水漲船高”的效應。 

  文章認為,實際上,由於受到有利於藍軍布局的“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局限,更由於民進黨上台後將台灣經濟搞砸,使民眾生活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令到民進黨的“立委”選情,猶如冬天一樣冷嗖嗖。更令陳水扁懮慮的是,倘民進黨在“立委”選舉中大敗,極有可能會引發“西瓜偎大邊”效應,在“總統”選舉中也兵敗如山倒。這又教陳水扁如何不會患上政治狂躁症?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