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黃英賢--澳洲首位華裔部長 重視對華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9 15:53:40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澳大利亞新任總理陸克文今天公布新一屆政府內閣成員名單,並表示全體內閣成員將向澳大利亞人民展現一個全新、強有力的領導團隊。在這個全新領導團隊當中,包括一個華人女性名字--黃英賢,澳大利亞也因此誕生有史以來首位華裔部長。據介紹,黃英賢負責的氣候變化與水利事務部是陸克文為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專門成立一個政府部門。 

  生於馬來西亞的黃英賢,8歲時隨父母從馬來西亞移民到澳大利亞南澳州。 

  端莊美麗、年輕有為的黃英賢,以勇氣與才智聞名政壇,早年她更以自己的實力成為澳大利亞首位華裔女參議員、工黨影子內閣就業部部長。 

  作為第一位進入聯邦議會的華人女性,黃英賢的成功經歷一直受到澳洲主流社會和華人區的關注。 

  從小受中華文化熏陶 

  黃英賢說,祖母是她一生最敬重,也是她所見過的最堅強的人。黃英賢的祖母是馬來西亞的客家人。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燒到馬來西亞時,殘酷的戰爭奪去了許多親人的生命,只剩下祖母和她的孩子們處在貧困交加的處境,但是祖母頑強面對。祖母這種堅強的意志也傳給了黃英賢。她在澳洲參議院的首次演講,也專門提到祖母對她的影響。 

  黃英賢的父親黃義生是一名建築師,在上世紀60年代因獲得澳大利亞獎學金,到澳大利亞深造。在那裏,他與黃英賢的母親珍尼查曼相識、相愛並結婚。婚後他們在馬來西亞生活了一段時間,後移民澳大利亞。 

  黃英賢從小就受到中華文化的熏陶。父親經常對黃英賢說:“別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東西,但不能將你所受的教育拿走。”黃英賢說:“我很珍惜家庭和文化根基,我對我的華裔血統感到十分自豪和驕傲。” 

  童年時代受種族歧視 

  黃英賢是1977年移民澳大利亞的。她繼承了父親的血統,長著一張標致的,典型的中國人的臉和一頭秀美的黑髮。 

  那時,澳大利亞的種族歧視較嚴重,而南澳的華人又較少。她當時是學校裏惟一的華裔學生,就免不了經受種族歧視。她親身體會過那種不被接受的感覺,他們家的房子也被人塗鴉,上下學的途中被人辱罵、丟石塊,在她幼小的心靈中,她明白了自己與別人的不同,體會到了受歧視的痛苦。這些經歷使得她在小小年紀就立志從政,要追求社會公平。 

  自從上小學起,黃英賢學習成績就很優秀,17歲時,她作為交換學生到巴西學習一年。巴西的貧富差距對她觸動很大。黃英賢由於自身的經歷而對弱勢群體充滿同情。當時她就認為,同情和仁慈應該是一切政策的基礎,國家應對不公平做出反應,剷除不平等。 

  重視與中國關係 

  黃英賢回到澳洲後考入阿德萊德大學學習法律和藝術。她在大學期間成為校學生事務的活躍分子,也是在這個時期,她開始與澳洲工黨建立起了聯繫,並加入澳洲工黨。2002年黃英賢成為了澳洲歷史上首位華裔女參議員。 

  進入澳洲上議院僅3年,2005年6月,黃英賢被澳洲聯邦工黨任命為影子內閣部長。黃英賢選入影子內閣,澳洲各媒體紛紛重點報道。黃英賢認為澳洲未來的繁榮和亞洲國家的關係息息相關,她一直致力推動澳洲與中國的關係。 

  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黃英賢說,父親一直重視對孩子的教育,把人生的價值觀傳遞給她,用中華文化熏陶她;而祖母教會她堅強和勇氣;母親教會她用愛心對待別人,教會她有幽默感。對於所有在她成長的道路上給予過她支援的人,她都充滿感激,她用堅定的人生信念朝著自己的目標走下去。 

  公開承認同性戀身份 

  黃英賢這位耀目的政壇新星,更不介意公開承認自己同性戀身份。 

  據了解,早前工黨針對執政保守黨禁止同性戀結婚政策召開辯論會時,她在會上表明自己是女同性戀者。 

  她當時說,一直都沒有隱瞞自己的性取向,亦相信其私生活與不滿總理霍華德對同性戀婚姻的立場不相干。 

  “塔斯曼里亞男女同性戀權益組織”成員克魯姆說:“黃英賢的地位顯然是靠自己的功績掙來的,但工黨將她納入領導隊伍的決定已發出一項強烈的訊息,即公開承認同性戀身份不會被排除於高層公職之外。” 

  克魯姆還說,作為影子內閣的成員,黃英賢會成為所有年青男同性戀、女同性戀、雙性戀及異性戀澳洲人的典範,激勵他們積極為社會作貢獻。他期望黃英賢繼續熱心提倡平等及社會正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