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林濁水:施明德可能不信 是他救了陳水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1-29 16:09:39  


  中評社香港11月29日電/民進黨大佬、前“立委”林濁水今天在綠媒撰文指出,2005年底的“三合一選舉”敗選,使陳水扁眾叛親離,聲望降到最低。但一連串因緣湊合,讓陳水扁如今取得強勢主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施明得的紅衫軍,激發深綠反彈。

  林濁水的文章指出,陳水扁如今積極輔選卻和謝長廷互嗆,大為尷尬。但回看去年北高市長選舉時,陳水扁因為2005年的“三合一”選舉敗選,眾叛親離,聲望降到最低,因此,儘量低調,忍受謝長廷與他切割。

  文章分析指出,陳水扁原本聲望上升有限,但如今能取得強勢主導,是一連串因緣湊成。首先,關鍵是扁在黨內的領導權大為鞏固,而其第一個原因施明德永遠不會相信,就是紅衫軍群眾強烈反“台獨”色彩和施對南部群眾的輕蔑態度,激起了黨員的反彈。

  接著是北高選後,信賴上升;然後“立會”初選,挺謝“立委”和媒體全力訴求激進主義,大獲全勝,黨員也全面激進化;再則初選時,謝系在黨內有了衝突太尖銳,原來和扁劃清界線的謝,不得不請扁兼任主席,以求整合並帶領選戰,這連串變化都鞏固了扁的地位,取得黨內主導權。

  其次,扁提出“以台灣名義入聯公投”並不算多麼激進路線,但仍與謝的“一中憲法”有一定距離,況謝在感受美國壓力後,對公投甚為保留,不料,公投獲民意壓倒性支持,甚至連馬都“拿香跟拜”,既然扁選擇的議題正確,進一步強化了對外的議題主導權。

  林濁水在分析扁謝在兩岸經貿議題的爭論時指出,對於兩岸關係,民意和台北主流輿論界的看法迥然不同,但如就選舉而論,恐怕還是陳水扁對了。

  但林濁水認為,選舉固然當下民意的落點最重要,但當下民意卻不一定和台灣的長期發展利益一致,何況,以願景領導民意,本是政治人物的責任。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