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交強險“保費降低保額提高”仍有空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01 11:14:16  


  中評社香港12月1日電/11月30日,人們期待已久的交強險首份盈虧報告出爐。當日,中國保監會向社會公佈,根據普華永道出具的報告,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全國交強險保費收入合計507億元,按國內會計準則核算交強險首年出現帳面虧損39億元,但如果按國際會計準則核算,則出現小幅盈利。保監會明確表示,將採取聽證方式進行交強險基礎費率的調整,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
  
  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交強險自去年7月1日正式實施起,就一直因保費高、保額低而備受爭議,關於交強險的“暴利說”不脛而走,公眾深信不疑,保險商則一直叫屈。審計結果的出爐,將使民眾的評價和保監會今後完善交強險費率,都有一個依據。同時,保監會的表態也給了人們一顆定心丸,這就是:將切實聽取民意,依照法律規定的權力和程式,不斷完善交強險制度。
  
  此間,保監會已經根據審計報告,明確要求保險公司在不增加投保人負擔的前提下,提高交強險的保障程度,並已初擬按照交強險責任限額提高一倍至12萬元的標準,要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提出交強險基礎費率調整的初步方案。據30日公佈的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初步方案,在12萬元責任限額下,交強險基礎費率按車型不同將有不同幅度的下調,其中,廣受關注的普通家庭用車的交強險保費擬由現行1050元下調至950元,降幅9.5%。此方案提高了保障程度,也相對減輕了投保人的負擔。
  
  社論表示,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這樣的變化才剛剛開始。保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由於在交強險制度實施第一年各家保險公司成本投入較大,以及按國內會計準則保單取得成本須在當期攤銷等原因,交強險首年財務報告匯總出現39億元帳面虧損。他還表示,根據對2007年以來交強險經營情況的評估表明,隨著交強險業務的平穩運行,其經營成本已呈現逐漸下降趨勢,2007年1月至10月交強險實現了9.3億元帳面利潤。也就是說,隨著交強險業務的逐漸成熟,運營成本逐漸降低,今後“保費降低,保額提高”的空間依然存在。
  
  另外,從“今年1至10月交強險實現帳面利潤9.3億元”,就可以支援“普通家用小汽車保費下降100元”、“保額提高6萬元”三個關鍵資料,可以反過來證明,真正用在人身救助上的保費可能並不需要太高。這也使人們對交強險大部分被無謂消耗在財產賠付上的質疑,得到證實。此前,社會各界普遍認為,現行交強險“高保費、低保額”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對人員傷亡和醫療費用的賠付遠遠不足(上限分別是6萬元和8000元),大量的賠付卻被淹沒在2000元以下的小額財產賠付中。交強險本來目的就是為了救助人身傷亡,而實施的結果是被大量用在了財產損失的理賠上。在一次研討會上,法學專家和保險專家們達成的共識是,交強險應剔除財產賠償責任。這或許是從根本上醫治交強險“保費高、保額低”畸形現象的一劑良藥。
  
  社論總結,因此,完善交強險制度還需要經歷不斷的“痛苦歷程”。比如全國人大修改道交法第76條,或進行相關法律解釋,從中剔除財產賠付責任。另一個管道是保監會有沒有許可權創造性地運用法律,將交強險中的財產賠付額降至只具備象徵意義的最低限度。對此,社會各界都要努力,並且要有耐心和信心。日本的交強險責任和費率在50年中調整了7次,美國的交強險起步時也經歷了“痛苦的歷程”,中國的交強險也要經歷不斷博弈的過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