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民幣加速升值 能否逼退通脹?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14 12:03:36  


有關研究認為,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出口和就業的持久負面影響有限。
  中評社廣州12月14日電/臨近歲末,隨著11月份CPI數據的公佈,如何防止通脹形勢繼續惡化一時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政策建議和預測中,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的字眼頻繁出現。 

  巧合的是,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日前在北京開幕。美國財政部部長保爾森12日表示,匯率彈性對中國抵禦通貨膨脹風險“尤其重要”,人民幣更快升值符合中國利益。一時間,人民幣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 

  有專家認為,過去人們對人民幣升值的壞處想得比較多,因為當時國內通脹壓力並不大,但是現在通脹壓力越來越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將防止通脹進一步擴大作為明年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之一,在這種情形下,兩害相權取其輕,升值有利於抑制輸入型通脹。 

  升值和通脹之間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人民幣加速升值能否成為逼退通脹的“奇兵”?   

  通脹陰影有所加重 

  根據國家統計局11日發佈的最新數據,受食品價格持續上漲等因素影響,中國11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6.9%。另據統計,1月-11月份累計,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4.6%。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至11月,中國的CPI上漲幅度已經連續四個月超過6%,其中11月更是達到6.9%,創下自1996年12月以來的新高。 

  據上海證券報報道,面對CPI的迅速攀升,很多專家表示了擔憂。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余永定旗幟鮮明地表示,中國當前的通貨膨脹率已經明顯超過了年初的控制目標,且有進一步上升的危險。他認為,應進一步出臺反通貨膨脹政策,不能坐等通貨膨脹跡象更加明顯。 

  事實上,為了防止CPI漲幅的上升,今年以來央行已先後五次加息,並綜合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操作繼續收緊貨幣。此外,發改委、商務部也採取了多種手段保證市場供應,嚴防價格上漲。但從不斷創出新高的CPI漲幅來看,收效尚不明顯。 

  面對越來越大的通脹壓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把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作為明年宏觀調控的兩大首要任務之一。 

  加快升值呼聲再起 

  昨天,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於7.3568,較前日上漲了79個基點。這已是人民幣本周以來連續第四個交易日上漲。自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幅度達到10%左右,今年以來的累計升值幅度為6%,超過了一年前市場預測的5%的年度升幅。 

  細心的人不難發現,自央行在《2007年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明確指出“要加強利率和匯率政策的協調配合來穩定通脹預期之後”,市場關於匯率可能會在宏觀調控中被委以重任的猜測開始明顯增多。 

  央行行長周小川11月18在南非開普敦參加G20央行行長會議時表示,中國當前的官方利率水平基本合適,但央行正密切關注經濟數據。 

  業內人士認為,種種跡象表明,央行在利率政策上正越來越謹慎,今後一段時間利率政策可能讓位於匯率政策,人民幣的升值幅度可能加快。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近日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來看加息空間越來越窄,緊縮政策更多應依賴數量型工具和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他預測,2008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將在10%左右,年底對美元達到6.57的水平。他認為,人民幣升值對於抑制輸入型通貨膨脹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相信,政府將重視使用人民幣匯率工具,從而將明年的CPI漲幅控制在4.0%-4.5%的水平。”哈繼銘指出。 

  餘永定則認為,在目前情況下,通過匯率升值以減少貿易順差的政策目標,同緊縮貨幣以抑制通貨膨脹的政策目標正好並行不悖。升值的加快不僅有助於實現貿易平衡,而且可以為貨幣緊縮留出更大空間。 

  此外,國家統計局局長謝伏瞻11月22日在清華大學演講時指出,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總量偏熱與結構失衡的問題,基本原因在於人民幣幣值被低估,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沒有跟上中國生產力和競爭力上升的速度。 

  謝伏瞻認為,當前最根本的措施是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擴大人民幣匯率的彈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