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南都:中日兩國僅有“戰略互惠”是不够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12-27 11:55:09  


  中評社香港12月27日電/12月27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開始對中國進行爲期4天的正式訪問。這是其就任首相以來,對中國的首訪。4天行程,福田首相不僅將與胡錦濤主席舉行首腦會談,還會在北大發表演講,參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而且將前往曲阜的孔廟,拜謁澤被中日兩國的儒教的共同始祖孔子。聯想到歲暮年關日本國內政治事務的千頭萬緒,不能不令人感到首相對此行的期待之殷、寄望之厚。

  對此,中方顯然心知肚明,幷做好了高規格接待的准備。從外交口傳出的消息說,中方將福田此訪定位爲兩國關系的“第二次正常化”,在接待規格上將超越田中角榮前首相的訪華。

  南方都市報今天發表社論說,今年,對中日兩國來說,是至關重要的一年。曾幾何時,起因于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參拜靖國神社和曆史問題上兩國關系的齟齬,從正面遭遇了所謂“政冷經熱”的結構性矛盾,形成政治堅冰,在互信缺失、猜忌叢生的情况下,相互別過臉去,做“鶏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狀,凡此5年。一年前安倍前首相對北京的“破冰”和今年4月溫總理對東京的“融冰”,使兩國關系迅速升溫,一度遭擱置的包括軍事交流在內的各項戰略議題,紛紛重開;“文化體育交流年”,不僅讓我們重溫了久違的日本電影和日劇,分別于上海美術館和北京世紀壇兩地展出的日本浮世繪精品,也讓21世紀的國人第一次窺見了18-19世紀江戶時代的島國風情、裙釵鬢影,直觀地領略了“日本美”的真義。

  可以說,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兩國關系已跨越過去5年來的隔閡與障礙,正全方位、多層次、有條不紊地朝前推進。這一方面是由于即使在“政冷經熱” 時期,也是生意照做,經貿基礎相當扎實;另一方面,兩國均不同程度地從那一場“冷戰”中,有所反省,有所收獲,有所調整,也有所超越。唯其如此,當一年多以前,安倍前首相提出“戰略互惠”構想的時候,立即得到了中方的響應。回過頭來看,戰略互惠的確不失爲指導、規範兩國關系在21世紀初期發展的理想選擇。

  社論指出,福田訪華,無疑會在諸多方面推進兩國合作,雙方戰略互惠可望進一步强化。特別是在環保、節能等領域,將會有一些具體的、不失爲“大手筆”的舉措。中國經濟的下一輪發展離不開環保,而環保則離不開碧水藍天的環保先進國日本的合作,沒有什麽比兩個經濟發達的鄰國共同致力環境的改良和保護,更加貼近 “一衣帶水”的原初含義的了。

  戰略互惠關系的發展,須建立在廣泛的戰略合作基礎之上,合作的範圍越廣、層面越深,互惠的交集才會越來越大。在兩國已然超越了一年前那場曠日持久的意識形態齟齬之後的今天,難以想象曆史問題會再度發酵,釀成阻礙兩國關系發展的動因。但與此同時,曆史問題以外的其他戰略性議題,正漸次進入視野,譬如台灣問題和東海問題。

  社論指出,台灣問題曆來是中日關系最重要的基礎,兩國建交35年來,中方在台灣問題上不容挑戰的立場,也基本得到了日本曆届政權的尊重。明年,隨著台灣“大選”和北京奧運的臨近,台海問題進入高火險期。尤其是明年3月,在陳水扁策動的“入聯公投”問題上,任何細節都會牽動中方的神經。在這種情况下,基于中日雙方對兩國關系的戰略定位,不僅日方對台海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會引起中方的警覺,而且關鍵時刻,不排除中方要日方作進一步明確表態的可能。

  關于東海問題,截至目前爲止,盡管雙方已實施了逾14輪的談判(包括首腦會談),但在最核心的問題上,尚未達成共識。鑒于問題本身的複雜性和雙方的分歧之大,短期內解决的可能性不大,至少福田此訪成功破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縱使談判長期化,但如何使問題相對化,不波及其他議題,不構成兩國戰略合作的障礙,尤其是强化風險管理機制,避免因偶發事件擦槍走火至關重要。

  社論說,今天,中國跟世界許多重要國家,都已結成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但遺憾的是,中日兩國尚止于“戰略互惠”。經濟統計數據表明,中國超越德國,成爲僅次于美、日的第三經濟大國,只是時間問題。同爲東亞大國,一衣帶水,一葦杭之,經濟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應該說,兩國關系的發展現狀是難盡人意的。或者說,僅有戰略互惠是不够的,兩國應擴大、超越互惠,早日構築基于戰略互信基礎之上的戰略合作夥伴關系。非如此,難以契合兩國在21世紀的戰略定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