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民進黨慘敗,歸咎於其錯誤的兩岸政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16 10:37:02  


  中評社香港1月16日電/《大公報》今天刊登資深評論員何亮亮的文章指出,1月12日台灣“立委”選舉的結果,國民黨所獲席位多達81席,加上接近國民黨的黨派和無黨派聯盟5席,形成對民進黨27席的一面倒優勢,此種絕對優勢在議會政治生態中相當罕見。海內外輿論都認為這種結果是台灣選民對民進黨的懲罰。

  台灣新一屆“立法院”由國民黨完全控制,此一態勢對未來的兩岸關係,將產生新的影響。

  文章說,首先,國民黨將堅持在兩岸關係上的原則立場。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2005年4月29日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發表的會談新聞公報中明確指出:

  兩黨共同體認到: ─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謀求台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發展,維護兩岸同胞利益,是兩黨的共同主張。   ─促進兩岸同胞的交流與往來,共同發揚中華文化,有助於消弭隔閡,增進互信,累積共識。   ─和平與發展是二十一世紀的潮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亞太地區和世界的利益。

  連戰現在是國民黨榮譽主席,他與胡錦濤簽署的新聞公報,是代表中國國民黨簽署的。現在國民黨作為在台灣“立法院”掌握絕對多數的政黨,在立法的層面反對“台獨”和促進兩岸交流,是應有之義。其次,對於在3月22日的“公投綁大選”,中國國民黨應以這次“立委”選舉決定拒領公投票為基礎,繼續在3月22日拒領公投票,釜底抽薪,拆掉“入聯公投”這顆定時炸彈的引信,這也是穩定兩岸關係的重要舉措。其三,凡是有利於兩岸經貿交流、民間往來的事情,需要由“立法院”立法推動的,中國國民黨當積極謀劃與促成。

  文章表示,民進黨此次慘敗,很大程度要歸咎於其錯誤的兩岸政策。民進黨和扁當局的“台獨”立場一直沒有改變,陳水扁在選前不斷重施故技,將台灣面臨的問題簡化為統獨問題,甚至將此次“立委”選舉歸結為“選中國還是選台灣”,結果台灣民眾的選擇是,反對“台獨”的中國國民黨成為“立法院”的絕對多數。按照陳水扁的邏輯,那就是台灣人民選擇了中國,儘管他再也不敢發表這樣的言論。

  台灣的本土化趨勢與“台獨”不能相提並論,儘管後者往往在利用前者,而且民進黨也總是將本土化歸結為“台獨”,國民黨也在推行本土化以吸引選民。中國國民黨全面控制台灣的“立法院”,有利兩岸關係的穩定,但也不等於今後的兩岸關係不會出現問題。陳水扁在剩餘的任期不可能無所作為,會困獸猶鬥,他很可能繼續挑釁大陸,以此凝聚綠營選民的民意,以求民進黨能夠贏得322大選。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國民黨即使為了防止自己被陳水扁綁架,也必須以立法機構的憲制權力堅決阻止之。

  文章認為,當然,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方面有自己的利益和立場,例如對於“中華民國”的堅持,對於台灣在國際社會爭取地位和空間,這與陳水扁的“台獨”立場不同,但也與大陸的立場不同。如果馬英九能夠趁東風贏得大選,當選“總統”,國民黨當局與大陸在這方面的矛盾,可能尖銳化,這需要雙方高層的密切溝通,防止出現親痛仇快的局面。連戰與胡錦濤的兩次會談,已經為雙方談判解決問題開創了有效的模式。

  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的大陸之行,應該在近期也是可行的,國共雙方高層就當前雙方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甚有必要。 


    相關專題: 臺灣「立委」選舉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