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蔣介石後悔:二戰後懼怕日本 拒接收琉球群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16 15:45:24  


  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開始進入反攻階段。隨著意大利的無條件投降,納粹德國的覆滅只是時間問題,對日作戰開始成爲同盟國的作戰重心。爲此,美國總統羅斯福决定召開由美、英、中、蘇四國首腦參加的開羅會議,以加强反法西斯聯盟,協同對日作戰。

  1943年11月23日晚,蔣介石帶王寵惠與羅斯福單獨會談時,提出了日本攫取中國之土地,應歸還中國等4項要求。

  對蔣介石提出的上述幾點,羅斯福均表示同意。羅斯福還說,日本發動的侵華戰爭給中國人民的生命財産造成巨大的損失,中國的要求是合理的。 

  建議共管,一拒收琉球群島

  在談到剝奪日本在太平洋侵占的島嶼時,羅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島。他對蔣介石說:“琉球群島系許多島嶼組成的弧形群島,日本當年是用不正當的手段搶奪該群島的,也應予以剝奪。我考慮琉球在地理位置上離貴國很近,曆史上與貴國有很緊密的關系,貴國如想得到琉球群島,可以交給貴國管理。”

  對羅斯福突然提到的這個問題,蔣介石沒有料到,也不知如何回答好。

  過了一會兒,他才對羅斯福說:“我覺得此群島應由中美兩國占領,然後國際托管給中美共同管理爲好。”

  蔣介石這樣一說,羅斯福認爲他不想要琉球群島,故未再說。

  琉球群島位于中國東部,包括大隅諸島、吐噶喇列島、奄美群島、沖繩諸島和先島諸島,面積4500平方公里,人口100多萬。14世紀初,琉球群島上出現了中山、山南、山北3個小王國,公元1372年開始向中國明朝進貢,國王分別受到册封,官民與明朝往來十分頻繁。15世紀初,該群島又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但仍向中國封建統治者朝貢。1609年,日本薩摩藩(島津氏)用武力征服琉球。此後,琉球王雖向明朝與薩摩藩同時進貢,國王仍受中國册封,而且一直延續到清朝。

  1872年10月,日本明治政府未與中國商量,强行廢琉球國爲琉球藩。1879年3月,日本又派重兵入侵琉球,强行吞幷琉球,設置沖繩縣。

  琉球群島人口衆多,物産豐富,又系中國的東大門,曆史上是中國的附屬國,與日本無關。羅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占的琉球群島交給中國,自然有其道理。

  懼怕日本,二拒收琉球群島

  1943年11月25日,蔣介石與羅斯福再次會談時,又談到了琉球群島。羅斯福說:“我反複考慮,琉球群島在台灣的東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們的東部屏障,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你們得到了台灣,如不得到琉球,台灣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島不能讓侵略成性的日本長期占領。是不是與台灣及澎湖列島一幷交給你們管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