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際關系學者:中國復興不是分享美國霸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18 12:45:43  


 
  美國正在尋求霸權减負,即實行霸權的核心層面與邊緣層面的剝離,保住核心霸權,讓渡邊緣霸權,試圖拉著新興崛起中大國支撑其核心霸權

  美國“領導”世界,支柱是美元霸權及其附著的軍事霸權。美國對外關系委員會駐紐約的國際經濟主任本•斯太爾表示:“美國極其幸運,因爲美元也是國際價值標准———如果這一作用消失,美國在其他方面的優勢也會隨之消失。”他强調,通過拯救其他國家走出金融危機,美國能够進一步擴大其影響力。“各國在金融危機中需要的是美元,這賦予了美國巨大的優勢。”但是,美國寅吃卯糧,濫發美元的結局,是世界對美元信用及對美國的信任不斷下降。截止2007年第三季度末,以美元持有的外匯儲備百分比降至紀錄低點63.8%。對于美國政府不斷玩弄美元貶值游戲,賴掉美國欠下的巨額債務,緩解美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同時導致石油等原材料大幅漲價,向世界美元持有者轉嫁、輸出通貨膨脹,國際社會已怨聲載道,美元不能無限期挾持世界經濟。

  就軍事霸權而言,往往也是與美元霸權挂鈎的。比如,美國與海灣産油國之間一系列不成文但明確的條例———這些産油國用美元爲石油合同計價,幷將本國貨幣與美元挂鈎以換取安全保障,由此鞏固了美元作爲全球領軍貨幣的地位。從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石油美元成爲替代黃金的美元霸權的救命稻草。在東亞地區,以美國爲核心的“輻輳” 結構,也表現爲美元霸權與軍事霸權的交易———“東亞國家出口商品到美國市場,美國出口安全到東亞。”

  可惜,福兮禍所伏。美國濫用美元霸權和軍事霸權的結局,導致了相反的結局:美國不能引領全球化、不能代表西方、不能代表國際社會。比如,民主黨熱門總統候選人希拉里竟然威脅說,美國要退出WTO。在美國的大選鼓噪中,公平貿易代替了自由貿易,成爲各候選人討好選民的共同政治口號。

  于是,重新界定美國領導權成爲必然。代表性的觀點是區分美國霸權的核心-邊緣層次:核心是金融霸權、軍事霸權,這是美國挾持世界經濟與安全的兩大支柱,邊緣是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美國《外交》雜志今年第1期發表國際關系理論家伊肯伯里的文章“中國崛起與西方的未來”,認爲“中國不僅僅面對美國。它面對以西方爲中心的體系,一個開放、融合、以規則爲基礎、而且有著深厚政治基礎的體系。”作者據此把21世紀的鬥爭定義爲中國和一個複興的西方體系之間的鬥爭。問題是,美國還能繼續代表西方嗎?圍繞巴厘島路綫圖的爭論,本來應該在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間進行,但事實上在美國與歐盟間展開。伊拉克戰爭爆發後不久,法國前國防部長讓•皮埃爾•舍韋納芒就氣憤地指出,“‘西方’一詞往往掩飾的是接受對美國的某種隸屬關系”。

  美國人遲早會認識到,美國領導權幷非一成不變。處于轉型時期的美國霸權,正在尋求霸權减負,即實行霸權的核心層面與邊緣層面的剝離,保住核心霸權,讓渡邊緣霸權,試圖拉著新興崛起中大國支撑其核心霸權,當然只是分享其成本而不能享受其好處,幷且防止後者挑戰其核心霸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