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哈佛學者:美中兩國沒有必要在本世紀作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1-23 14:45:29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美國哈佛大學政府系教授奈伊(Joseph Nye)今天在台灣蘋果日報發表文章說,民意調查顯示,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中國將會“馬上統治世界”,而將近一半的人把中國的崛起視為“對世界和平的威脅”。反過來,許多中國人擔心美國將不會接受他們的和平崛起。美國人和中國人必須避免這樣過度的擔憂。維持良好的美中關係將會成為本世紀全球穩定的一個關鍵性決定因素。 

  或許,對雙邊關係最大的威脅是相信衝突是不可避免的。縱觀歷史,一旦崛起的大國造成鄰國以及其他大國的擔憂,那麼,這一擔憂就變成衝突的原因。在這種情形下,看似微不足道的事件會引發不可預測以及災難性連鎖反應。 

  台灣若獨兵戎必相見 

  如今,最有可能破壞穩定的事件在於錯綜複雜的台海關係。中國大陸認為台灣是其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台灣則在中國內戰以後就躲避在美國海軍背後得到保護。中國大陸誓言,台灣宣布獨立就會兵戎相見。

  美國並不質疑中國的主權,但是想要維護台灣民主機制的和平解決方案。在台灣島內,民族認同越發強烈。“泛藍聯盟”的務實派認為台灣的地理位置要求他們與中國大陸妥協,而執政的“泛綠聯盟”則渴求在不同的程度上實現獨立。兩派之間分歧深重。

  台灣的兩派將在3月22日的“總統”大選中決一雌雄。目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前任台北市長、國民黨的馬英九領先於執政民進黨的謝長廷。但是某些觀察家擔心在任的陳水扁將會尋找藉口防止傾向獨立陣營的敗落。他目前正在鼓吹入聯公投,中國大陸視其為挑釁。

  美國無疑對此擔憂。最近,美國國務卿賴斯在一場記者會上說,“我們認為台灣的入聯公投是一項挑釁性的政策。這一政策毫無必要地加劇台海緊張局勢,對台灣人民在國際舞台上沒有實際利益。”她還重申布希當局反對“任何一方單方面改變現狀的威脅。”

  同一天,美國國防部長蓋茲批評中國由於美國向台灣的軍售而突然禁止美國軍艦停留中國港口。蓋茲說,他告訴中國官員,美國的軍售是與以往的政策一致的,而且,“只要他們繼續在其台灣海峽的一方增加軍隊,我們就會繼續給台灣必要的自衛手段”。

  但是蓋茲補充說,儘管中國軍費增加,但是“我並不視中國為敵,而且我認為雙方有機會在多個領域繼續合作”。在原則上,台灣問題並不一定導致衝突。中國日益變革,海峽兩岸經濟和社會交往增多,應該有可能找到一種讓台灣在沒有聯合國席位的情況下保持其市場經濟和民主制度的方式。 

  鼓勵兩岸接觸是明智 

  目前為止,美國試圖強調兩點來允許局勢演進,也就是台灣不獨立以及中國大陸不動武。但是,由於台灣政治競爭或者中國解放軍越發不耐煩而可能引發的事件危險性,美國鼓勵兩岸更積極的接觸和談判應該是明智的。

  美國維持與中國的良好關係符合其自身國家利益,而保護台灣的民主也符合其具體的人權利益。幫助台灣成為“獨立主權國家”並在聯合國擁有席位並不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某些台灣人這樣做會帶來誤算的最大危險,有可能造成美中兩國的敵對。有些中國人已經懷疑尋求讓台灣獨立作為“不沉的航空母艦”來對付未來的中國敵人。他們錯了,但是這樣的懷疑會造成敵意的環境。

  如果今天美國把中國以敵人對待,那麼今後就會有敵對。我們無法確定中國如何演進,但是,破壞良好未來的前景是毫無道理的。美國目前的政策把經濟融入與防範未來不確定性相結合。美日安全聯盟意味著中國無法打日本牌。但是,儘管這樣的防範措施在國際政治上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對於雙方而言節制是重要的。如果整體環境是不信任,那麼,在一方看來是防範措施在另一方看來就是威脅。

  美中兩國沒有必要在本世紀作戰。雙方都必須確保事關台灣的事件不要朝這一方向演進。美中兩國人民必須避免讓過度的擔憂造成自我實現的預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