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周邊安全形勢展望:高危敏感因素增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04 17:47:06  


 
  大國互動繼續加深,競爭一面亦在加强

  2007年,大國協調出現新態勢。美雖深陷中東困局,但對中國戰略關注繼續上升,中美戰略對話達成多項共識,爲防範台海局勢緊張影響整個亞太穩定,美亦一再對台“入聯公投”發出警告。中日關系回暖,雙方確立幷推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發展,中國東部安全壓力减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系健康發展,雙方確定了未來十年關系發展原則和目標。中印保持頻繁高層接觸,中俄印三方戰略協調步入機制化,各領域合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2008年,中國與周邊大國互動將繼續加深。今年是紀念中日簽訂和平友好條約30周年,也是“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胡錦濤主席今春訪日,爲進一步提升兩國關系提供新的機遇。印總理辛格新年之初訪華,顯現兩國戰略互信關系進一步加深。澳大利亞前駐華大使陸克文出任總理,中澳關系將進一步拉近。俄總統選舉幾無懸疑,梅德韋杰夫─普京組合應能成形,中俄友好、中俄戰略對話、協作態勢將繼續深化。

  與此同時,大國利益糾葛繼續顯現,相互牽制推動地區安全格局加快演化。中印、中日總體互信仍有待進一步加强,邊界問題、競爭性崛起繼續困擾雙邊關系,印日在聯手制華問題上可能加强合作。澳雖然與美是同盟,但經濟利益和地緣政治利益與美不同,不會完全順美制華。台灣問題始終是影響中美關系發展的關鍵問題,今年是台海問題敏感年,美國在台海問題上可能繼續玩弄兩面手法,以牽制中國的發展步伐。

  區域合作緩步推進,複雜因素有所增多

  2007年,中國周邊區域合作繼續深入發展。上海合作組織元首會議和總理會晤如期舉行,各個領域合作繼續加强:締結長期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增加了組織的原則性、法律性、可靠性和國際地位;成功舉行首次聯合反恐軍演,安全合作邁上了新台階。東北亞安全合作出現積極變化,朝鮮半島和平機制和東北亞安全機制進入議事日程。東盟在成立40周年之際召開第13届首腦會議,簽署和批准了《東盟憲章》與《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東盟共同體建設有了正式法律章程。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15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發表《悉尼宣言》,在多哈回合談判、區域經濟一體化、亞太經合組織建設等問題上達成諸多共識。第二次東亞峰會簽署了《東亞能源安全宿務宣言》,提出了東亞能源合作的具體目標和措施。南亞區域合作聯盟召開第14届首腦會議,中、日、韓、美和歐盟首次作爲觀察員應邀出席,南盟發展進入新階段。

  區域合作在深入發展的同時,其複雜因素也日益顯露。上合組織面臨大國地緣政治競爭加劇,美、歐、日、印加緊介入中亞,平衡中俄影響。美“大中亞計劃”繼續推進,歐盟打著“合作夥伴關系”旗號進來,日加快推動“中亞對話活動計劃”。上合組織內部各國關注重點不盡相同,多邊安全合作與國內法律法規存在適用性問題,一些國家欲在組織之外組建新的經濟聯盟。東北亞安全合作依然坎坷,六方會談雖有進展但變數依舊,美朝互信未明顯增加。東亞共同體建設受諸多因素制約,美擔心被排除在東亞合作進程之外,一方面欲强化APEC,提出APEC8以沖淡東亞峰會、10+3等多邊機制,另一方面强化雙邊關系,將一些國家攬入其編制的輪輻式亞太體系中。

  鑒于負面因素的增加,2008年中國周邊區域合作推進節奏可能放緩。東盟在爬上新的平台後,重點可能放在消化合作成果上,夯實基礎部分。南盟吸收了觀察員,還需要適應期,不會輕易擴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