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貿易摩擦勢增加 中國躍居成美國最大進口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2-16 13:22:40  


2007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則劇增11.7%,達3215億美元,在過去六年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已增長逾兩倍。
  中評社香港2月16日電/加拿大《金融郵報》報道說,2007年中國正式取代加拿大,成爲最大對美出口國。雖然在過去兩年中,中國對美國的月出口額多次超過加拿大,但是2007年是中國首次對美年出口額超過加拿大,使中國成爲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經濟體在商品和服務的最大提供者。

  美國經濟分析局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07年加拿大對美國的出口增長了3.5%,達3131億美元;但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則劇增11.7%,達3215億美元,在過去六年中,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已增長逾兩倍。

  《財經》雜誌指出,中國在美國進口排名的提升,可能引發美國國會的反彈。美國議員們一直指責中國政府低估人民幣、生產不安全產品並向一些產業提供補 貼,令美國產品處於不利競爭地位。他們正在考慮採取一系列的措施,鼓勵增加對中國進口商品的稅收,來彌補他們所稱的人民幣低估。他們表示,當天公佈的創紀 錄貿易赤字,將有助於他們的這些努力。

  俄亥俄州民主黨眾議員薩頓(Betty Sutton)宣稱:“(我們)針對的是當下不完善貿易體系中的欺騙行為。”她指責中國政府現行貨幣政策導致該州重工業生產基地大量失業。“我們都聽說過:‘騙子不發家’。而現在,這句話並不靈。”

  議員們要求眾議院領袖排出時間表,對民主黨議員萊恩(Tim Ryan)和共和黨議員亨特(Duncan Hunter)提出的草案舉行投票,新法案將確立貨幣操縱列為美國合法貿易工具,各公司可要求美國商務部對中國商品徵收補償性關稅。美國已對中國商品徵收了約六十項反傾銷關稅,但支援者表示,萊恩-亨特法案將給美國貿易法添加砝碼。

  不過持反對意見者認為,中國進口商品的大幅增加降低了美國物價,拓寬了民眾的選擇面,因此使美國受益。法國巴黎銀行在北京的首席中國經濟學家陳興動表示,人民幣升值對美國而言並非好事,只會加劇美國的通脹。  

  美國財長鮑爾森上周也在對參議院一個委員會表示,在當前金融市場動蕩的形勢下,國會如針對中國貨幣政策立法是“愚蠢之舉”。

  中國2006年剛剛超過墨西哥,成為僅次於加拿大的美國第二大貿易夥伴。2002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還不及墨西哥,而目前中國對美出口總額,已超過了墨西哥50%。

  克林頓政府時期,負責與中國進行入世談判的前美國貿易代表巴爾舍夫斯基(Charlene Barshefsky)就表示,沒有人想到中國會以這樣的強度、速度和持續性重新崛起,“中國還將繼續崛起,哪怕存在產品安全問題,哪怕國會繼續批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