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謝長廷的兩岸經貿政策自相矛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1 09:39:34  


  中評社香港3月1日電/民進黨日前召開中常會,在聽取“陸委會”主委陳明通就“兩岸共同市埸”的報告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表示,若台灣承認中國學歷,再加上兩岸共同市埸,將使台灣失業率增加,平均薪資降低,因此他堅決反對這項主張。 

  台灣《中央日報網絡報》今天刊登社評說,坦白說,我們不清楚陳明通主委報告的內容是什麼?我們也不理解承認大陸學歷和兩岸共同市埸,兩者的關聯之處在那裏?但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由於這些主張的內容與國民黨馬蕭團隊提出的政見有雷同之處,因此,身為競爭對手的謝長廷,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他提出反對的理由,自然是不可理喻,甚至不足為外人道。 

  眾所周知,發展兩岸共同市埸當初是由蕭萬長先生提出的看法。他首先強調兩岸的對等,認為共同市埸就是市埸的分享,就是拿兩千三百萬人的市埸去換十三億人的市埸;其次,兩岸共同市埸是參考歐盟前身的“歐洲共同市埸”,而其主要精神在於:政治上是保持各自的“國家”主權地位,在經濟上則是朝統合方向前進;笫三,無論是過去的歐洲共同市埸或是未來的兩岸共同市埸,都必須經由談判協商才能達成目的;笫四,陳水扁過去也曾大談歐洲統合的概念,甚至談到了政治統合;笫五,兩岸共同市埸可以簡化稱為“一個大中華市埸”,但絕不能曲解為“一個中國市埸”;笫六,謝長廷反對兩岸共同市埸,卻又贊成兩岸經貿合作交流,這是自我矛盾的說法。因為,所有兩岸經貿的交流與合作,都會碰觸到兩岸共同市埸的內容,即人員、資金、資訊、商品與服務的自由流通;最後,兩岸共同市埸是一個願景,是一個長遠的目標,故沒有時間表的問題,必須先建立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 

  我們所以不厭其煩地重述蕭先生的上述說法,是要讓謝長廷了解兩岸共同市埸的真正含意何在,也是在幫助台灣民眾釐清事實真相,不容有心政客惡意曲解。換言之,謝長廷認為兩岸共同市埸會造成經濟自主性的喪失,以及政治上被迫接受事實和法理統一的說法,是自創的,是不合邏輯的一套說詞。 

  社評認為,提出兩岸共同市埸的概念,除了著眼於當前兩岸經貿關係的互利互補外,也能為方的持久和平創造啟機。歐洲經濟統合的過程,破除了法德兩國之間的敵意;兩岸當然也能經由共同市埸的發展,化干戈為玊帛。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在中共十七大的政治報告中,提出“和平穩定發展框架”的主張,雖然框架的具體內容尚未成形,但代表兩岸民眾追求和平與發展的目標是一致的。欲建立和平穩定發展的框架,必須透過兩岸對等協商的過程;而兩岸共同市埸正可提供一個經貿先行,擱置政治爭議的平台。 

  政治人物應具有遠見,應為廣大民眾的利益著想。謝長廷反對兩岸共同市埸,証明他的眼中只有一黨一己的私利,對於改善兩岸關係,打破當前兩岸僵局,沒有遠見、也不能創造真正愛台的新思維。


    相關專題: 臺灣322大選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