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多黨合作突破 非中共人才大參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04 01:27:16  


3月3日,第11屆全國政協在北京開幕。
  中評社北京3月4日電(評論員 張沐)3月3日,第11屆全國政協在北京開幕,這應該說是中國換屆兩會開始的第一天。種種跡象表明,人們廣泛關注的是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尤其是物價、房地產、農民生活、收入差距、教育與社會就業、科技發展、反腐廉政與政府體制改革等,將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

  作為政協的任務,主要就是: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三方面。據悉,今屆全國政協委員2237名中,有55%即1255人是新委員,許多知名人士和各界社會箐英皆入選其中。為了讓他們熟悉自己的神聖職責,新委員都參加了有關的學習班培訓。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無論是政協委員還是全國人大代表,都深感參加全國兩會不僅僅是讓自己到全國的政治大平臺上表達建言建策,而是要代表廣大民眾參政議政,是以有不少人通過網路或社會調查,集納各種意見,反映民間的呼聲,認真提出議案和提案。

  今屆全國政協會議的開幕式,系由中共政治局委員王剛主持,賈慶林作工作報告,即此已經顯示出有關政協換屆的佈局。最重要的是,此次會議顯示出中國自改革開放30年來,多黨合作與協商體制將拓展新的局面,並出現新突破的一次頗具意義的會議。

  中國是一個多黨派的國家。除了執政的中共外,還有八個民主黨派。中共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活動準則。各民主黨派在組織上都是獨立的,享有憲法規定範圍內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也不是反對黨,而是參政黨。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內容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耐人尋味的是,近年來中國在實施政治體制改革,有序推進由下而上的民主選舉制度的同時,多年形成的民主協商制度也越來越受到西方國家的關注和借鑒。中共作為執政黨經常地召開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座談會,通報各種重要情況,就提出重大方針政策,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領導人候選人名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候選人名單,同各民主黨派進行協商,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以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身份參政議政和發揮監督作用等等,明顯有利於社會和諧,化解政治歧異和矛盾,乃至諸多新政策的推行。不少西方政治勢力也開始模仿這種協調協商的政治方式,來推進有關政策的實施。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