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未來五年:中國改革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16 17:13:18  


 
  對於中國領導人而言,機遇大於挑戰。瑞士最大銀行瑞銀集團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認為,有可能給中國發展帶來巨大風險的因素是經濟的突然衰退,但是,從目前情形來看,中國經濟在未來五年保持強勁增長沒有問題。

  安德森2月底在一份關於中國經濟社會的分析報告中指出,中國經濟在過去五年連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實際上為新一屆政府克服困難留下了很好的財產,包括農村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失業率下降、財政收入大幅增加、持續穩定的外資流入以及社會對政府治理的普遍信心等。

  接受記者採訪的不少人士認為,如果未來五年中國進一步加快改革開放、縮小地區和貧富差距、緩和經濟增長與能源環境的矛盾、維護公平正義,就有望為完成2020年目標消除諸多障礙。

  天津市河西區委書記沈家聰代表稱,此中的關鍵還是要回答怎樣“科學發展”,在盡可能讓社會成員都能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使經濟與其他方面的發展保持在一個比較協調、平衡的狀態。

  以發展與環境資源的矛盾為例。按照規劃,政府需要到“十一五”期末即2010年使單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要實現這一目標,形勢無疑是嚴峻的。

  有人大代表指出,今後一段時間,除了各地政府要更加重視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對高污染和高能耗項目不再趨之若鶩外,還應當儘快設立對生態和環境的補償機制,把財稅、價格和市場杠桿用足,提高企業節能減排的積極性。同時,國家還必須兼顧不同地區的發展現狀和需求。

  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昌元代表說:“中國發展面臨的結構性矛盾非常突出,東部在解決工業化後期的減排問題,要調整工業經濟結構和提升效益,中西部還處在工業化初期,是不能吃同一服藥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十一屆一次會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