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唐英年:加強粵港合作 打造三小時經濟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3-25 08:45:26  


唐英年以三句說話概括粵港合作的精要,包括:目光要夠遠,思想要夠開放,工作要務實。
  中評社香港3月25日/新任廣東省省委書記汪洋上任後,銳意推動新一輪的粵港合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接受訪問時,指出粵港未來的合作方向,是要盡量減少兩地在基建、人流、物流方面的障礙,包括加設更多新口岸,並盡量採用一地兩檢;政策上便利內地人來港;興建廣深港高速鐵 路,創造香港至廣州的一小時生活圈,以及在未來十年、二十年,打造遠達武漢、泉州等地的三小時經濟圈,擴大泛珠三角的經濟協同效應。

  據星島日報報道,唐英年接受訪問時以三句說話概括粵港合作的精要,包括:目光要夠遠,思想要夠開放,工作要務實。他認為,粵港合作要以區域經濟的角度去考量,“在這個區域經濟中,香港的角色舉足輕重;我不會說香港是龍頭,我從來不會用這字眼。”

  他指整個珠三角區域經濟的人口有一億,本地生產總值亦是全國最高,兩地的協同效應好大。

  他指出,任何一個經濟圈,若基建、人流、物流的障礙愈多,經濟效率就會愈低。因此,未來的粵港合作要致力減少兩地的障礙,包括要增加更多往來的口岸,促 進雙方的人流物流,“我們不會介意一些口岸在開始時,人流、車流用量低……我們不會因此就不興建這口岸,因為我們的目光要夠遠。”

  而未來設計新口岸時,亦應盡量採用“一地兩檢”的方法,加快通關時間。雖然政府目前與深圳商討中的蓮塘口岸,暫時以“兩地兩檢”作設計,但唐英年表示,會要求兩地專責小組研究,技術上能否做到“一地兩檢”。

  至於規劃中的廣深港高速鐵路,唐英年認為對兩地的經濟融合更為重要。“廣深港高速鐵路將來的總站會設在西九區,這是整個西九規劃中最刺激的概念之一。因 為這條鐵路將來不僅能直達廣州,而且可以直達武漢、泉州、四川、重慶、江西等地方。”他認為高速鐵路在運輸方面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在一千公里以內的地 方,坐火車會比坐飛機更有效率,坐火車只需要二、三小時,坐飛機要先坐車去機場、Check-in、通過安全檢查,其實時間好長。”

  他認為廣深港高速鐵路落成後,不僅能創造出香港至廣州的一小時生活圈,而且能將九加二(即泛珠九省及港澳地區)經濟區方圓一千公里的城巿連接起來,創造三小時的經濟圈。“這些是十年、二十年後的目標遠景,但要現在開始奠定基礎。”

  除了基建投資打通兩地關節外,唐英年指出,制度上亦要開放思想,在一國兩制、《基本法》的框框內,盡量創造條件便利內地人來港,“今時今日,內地人已富 裕了很多,不是衝落來做黑工……我們應方便他們,甚至有機會來港買層樓,不時來港購物,好像不少香港人在倫敦、紐約、新加坡都有物業,他們不時會去玩野、 食野、買野,坐飛機只需要帶個手袋就可以,這也是身分象徵。”

  唐英年強調,在推動粵港合作方面,要放遠目光之餘,亦要腳踏實地,務實工作。他所謂的務實工作,就是“先易後難”、“可以做的就先做”,“就像我出任財政司司長時,提出容許香港經營人民幣業務、CEPA等,都是先從一些容易的著手做,慢慢堆積上去。”

  他認為在粵港合作上,亦應依循這思路,例如在推動CEPA,可以更多地以廣東作試點,“中央亦都接受,廣東及香港關係密切,同意有一些新構想,可以廣東先行。”例如物流、運輸業等,都可考慮以廣東做試點,開放給香港企業。

  唐英年不擔心粵港合作,會令到香港的工作機會外移,他認為香港在服務、金融業等方面具有極大的優勢,通過兩地合作,可以強化、優化香港的產業,又可協助廣東轉型,他形容兩地合作,是“一加一可以大於二”的方程式,對雙方都有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