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社評:台灣思想大解放 須打破兩個凡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1 00:27:05  


 
  人們常說,過去的8年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很像,的確很像,大破大立,大破傳統,標新立異。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幾乎被抽干,中華文明精神幾乎被掃地出門。經過整整10年,人民結束了文革。台灣則經過8年,也結束了發狂的歲月。

  中國大陸結束文革之後,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首先打破了“兩個凡是”的思想大障礙。“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這“兩個凡是”牢牢地制約了大陸衝破文革的最後步伐。所以,鄧小平發起了對“兩個凡是”的大批判運動,終於,中共拋棄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方針,批判了“兩個凡是”,打開了思想解放大門。一場思想大解放,給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帶來全方位的大解放和大發展,也造就了今天的具有強大實力的中國大陸。

  兩岸的歷史是很像的,今天,台灣也走到了要打破“兩個凡是”的歷史階段。

  台灣的“兩個凡是”又是什麽呢?見仁見智,我們認爲,可能這樣的比喻最爲妥貼:一,凡是有利台獨主張的,就要堅決維護。二,凡是有利阻撓兩岸關係發展的,就要始終不渝地遵循。這就是台灣的“兩個凡是”。

  “兩個凡是”是在陳水扁、民進黨執政時期,處心積慮炮製出來的。事實表明,陳水扁、民進黨最後就敗在“兩個凡是”的極端政策之上。

  當前,民進黨正在掙扎求存,最後會不會放棄台獨黨綱仍不清楚,如果不予放棄,那麽,重新整合之後的民進黨,必然死抱“兩個凡是”不放。“兩個凡是”仍然是其制約社會進步的理論武器。

  馬英九、國民黨執政之初,最爲重要的就是必須要推動思想大解放運動,以兩岸和平為綱,徹底摧毀“兩個凡是”,這樣才可能達到為台灣人民創造和平發展未來的目標。

  我們注意到,近來,馬英九著力在媒體上大力發表新的認知、新的理念、新的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特質是:一,開放。二,變革。三,求新。這三點,正是推動台灣思想大解放的最主要動力。

  台灣的“兩個凡是”的焦點之一就是反對開放。試圖用意識形態來控制一切,在小圈子、小天地、小團體中自成一體,維繫一黨之私。如果開放,社會發展的步伐,會抛棄這一切的。

  台灣的“兩個凡是”的焦點之一就是抵制變革。以不變應萬變,以固化的意識形態來壓制變革,因爲變革對封建不利,對已經獲得或者形成的利益圈子不利。所以,不破“兩個凡是”,無處可以推動變革。

  台灣的“兩個凡是”的焦點之一就是拒絕求新。不願面對新形勢、不願面對新變化,更不願意與時俱進、拒絕求新求發展,因爲“兩個凡是”的本質是守舊的、落後的,不符合時代潮流的。

  所以,“兩個凡是”不僅僅是統獨之爭。

  馬英九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不打破“兩個凡是”,台灣的族群矛盾、省籍矛盾、統獨矛盾、開放與封閉的矛盾,就無法妥善處理好,台灣就脫離不了束縛意識形態的怪圈。“兩個凡是”不推倒,馬英九帶動台灣向前行,必然困難重重,步履維艱。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