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港中學校長:馬英九有特異功能 深諳搶鏡之道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05 09:43:24  


  馬英九先生曾於2002年應香港政策研究所的邀請,以台北市市長的身分到香港訪問數天,當時我是以研究所董事的身分,參與接待馬先生出席的多項活動,並負責陪同他參觀了中學。對“小馬哥”的風采,至今仍記憶猶新,近距離的觀察,也許可以從側面讓大家多了解這位新政治明星。

  由於回歸後,特區政府與台北政府不能有正式的官方關係,故此馬先生的訪問只可以由民間團體發出邀請和負責接待,並需獲特區政府的入境批准,當時特區政府也暗中提供保安,特首亦“順便”邀馬先生會面,談談兩個城市的發展問題。可惜這次訪問後,由於兩岸關係轉趨緊張,馬先生訪港的申請被拒絕,導致他未能再次訪港。我對政治安排箇中的奧妙不甚了解,但是如果未來能讓台灣具代表性的人物訪港交流,不但有助香港與台北的雙城發展,也可促進兩岸三地的溝通,締造祥和氣氛。

  從來沒有政治越界

  馬先生訪港期間所作的演講和答問,都緊緊圍繞市政的主題,從來沒有政治越界,顯示了他性格謹慎的一面。他態度開放,但沒有煽動性的花言巧語,屬理性冷靜型,與一般政客有異。

  不過馬先生也具有政客“親民”的本領和傳媒緣。某日午飯過後,我在中環陪他往九龍一間中學參觀,可能他那天清早已在馬會跑步,故上車後不到一分鐘已倒頭熟睡,及至到達學校前一分鐘才被我叫醒。他隨即趕快整理儀容,稍作準備,便即下車接受歡迎。我留意他竟能在短短一分鐘內,從睡眼惺忪變成神采飛揚,“變臉”的能力一流。他對於製造效果和“搶鏡”顯得非常熟練,例如他會突然改變參觀路線,引發其他課室師生的驚喜;他走進課室時,並不會停留在黑板前面與學生打招呼,反而一個箭步走進學生中間而面向黑板,這樣蜂擁而至的傳媒就能拍到一張馬先生在歡呼學生中間的照片。看來他的一舉一動都是久經訓練。

  有求必應 保持風度

  訪問學校後,他又突然提出要到廟街買東西,當然受到記者的歡迎。不過到了現場,發現車水馬龍,大家基於安全理由,只能讓他下車“到此一遊”,否則廟街將會大亂。晚上參加宴會,我與馬先生同坐一席,發現他具備另一種特異功能。他不但可以不停回答問題,不停與敬酒的人打招呼;而且他能以五分鐘時間就吃掉面前的食物,燙口的東西照吞如儀,接著他又即時應記者的要求拍照訪問。我發現他對台灣前來的記者尤其有求必應,希望訪港的新聞能直接輻射台灣。散席前馬先生突然委託我們宣布,他願意留下與大家拍照,直至最後一位賓客離開,結果當然是大排長龍,拍照接近一個小時,馬先生始終保持風度和笑容,難怪他有這麼多的支持者。

  我當然不會放過難得的機會向馬先生討教,趁空問他如何比較台灣與香港教育的優缺。他謙稱不敢隨意批評香港的教育制度,但感覺香港制度較多元化,學生平均英語能力較高,較與國際接軌。短短數言的意見,顯其實事求是的態度。

  幾年以來,我一直有留意馬英九先生的表現,發現他始終如一,批評者認為他缺少了政治的機靈,我倒欣賞他正直踏實的氣質。(來源:香港明報/作者:全國政協委員、香港田家炳中學校長戴希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