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時代》雜誌:中國製造業面臨前所未有考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1 16:54:57  


  中評社香港4月21日電/美國《時代》雜誌網站4月17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受到威脅的工廠”。新華網引述了文章消息,文章摘要如下。 

  中國近乎奇跡般的經濟發展一直建立在像陳偉倫(音)這樣的人的聰明才智和他所雇用的800名工人的辛勤汗水之上。他在廣東省經營的木製品生產廠每年出口價值1000萬美元的玩具和兒童家具。他和其他成千上萬的小型製造商一起,支撐起了中國強大的出口製造業。 

  但現在這種支撐正在出現裂縫,而且恐怕集世界上全部的才智和汗水都難以拯救這家工廠。在過去兩年裏,陳偉倫的成本每年上升30%,但迫於激烈的競爭他又不能提高價格。陳偉倫說:“我們的利潤已經沒有了。如果今後幾個月裏情況沒有改變的話,這個廠只好關門大吉了。” 

  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中國貨幣的不斷升值和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已經夠糟的了。現在,全球發展的放緩和美國很可能出現的全面衰退,更令中國製造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而且可能導致數以千計的工廠關閉、成千上萬的工人失業。 

  低端產品的製造者已經深受其害。亞洲鞋業協會的祕書長李鵬說,廣東省惠東市在2007年初有3000家造鞋廠,但在過去15個月裏關門停業的有500家之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有記錄的44200家紡織廠中,去年有1/6為虧損,2/3勉強保持不賠不賺。李鵬說:“製造業者的利潤太低了,因此即使碰到最輕微的障礙也會被迫關閉。” 

  中國是世界上第二大出口國,它尤其容易受到國際需求減弱的打擊。由於投資資本充足和中國經濟增長迅猛,重工業大幅擴張。例如,在2003年到2007年期間,中國鋼鐵出口額從50億美元增至500億美元,是原來的10倍。 

  中國政府早早認識到了投資泡沫可能正在形成。2004年,中央政府部門開始對省級和地方官員施加壓力,遏制在鋁業、鋼鐵和水泥工廠方面的投入。國有銀行也定期接到命令,停止向工業項目放貸。但地方官員往往無視這種禁令。更多的工廠意味著更多就業機會和更高的經濟發展,而這又會提升他們自己在上一級領導眼中的形象。因此,中國出現了太多的工廠。 

  近些年這些工廠一直能增加產量是由於全球經濟在高歌猛進。但這一時期可能就要結束了。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2008年全球GDP增幅將會顯著減少。雷曼兄弟公司的經濟學家孫明春說,這種放緩將會“揭開製造業產能過剩的面紗”。亞洲鞋業協會的李鵬說:“蛋糕只有這麼大,如果想吃的人太多了,肯定會有一些人挨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