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青報:仇和應該警惕“致命的自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3 16:40:12  


 
  讓我們一起讀讀這些被釘上歷史之柱的故事:原本為改變巴西人落後生活狀況而建的新首都,結果變成受人排斥的“死城”。本意是使農民更幸福而建設的集體村莊,卻導致農民生計潦倒。 

  為了人民的福利推行的政策,並不一定為人民帶來好運。尤其,當這個政策是由一個英明但主導性很強的領導者,以強力推動時。 

  我們發自真心地為仇和感動。但我們更有義務提醒。 

  我們提醒這樣一個領導者,在面對自己管轄的一方社會時,應有所敬畏。須知,任何一個社會的年齡,都大於管轄它的那個政府,而任何絕對化的指令,總會忽視細節。對一個社會來說,任何細節都與某一部分人的利益息息相關。 

  “你不是全知全能的,任何人的理性都不足以判斷所有的變化。”姚洋說。他擔心,自信和自負之間,有時是一步之遙。而一旦人的自信不加控制,那麼,就有可能變成哈耶克所說的“致命的自負”。 

  在這種“致命的自負”下,人類曾經做出許多巨型設計。然而,社會是用小步慢慢走過來的。每一個大型的社會實驗,都存在失敗的風險。國外或國內的不少教訓都告訴我們,個別人主導的龐大的社會實驗一旦失敗,後果慘重。 

  當然不是說失敗不能避免。我們希望仇和成功,昆明人也需要他成功。只是,在歷史的階梯上,我們願意和他一起探索,哪些陷阱值得警惕。 

  該警惕的,又何止是仇和。這個明星官員身後代表的,是中國各級政府及其主要負責人日益膨脹的“父母官”意識,以及根植於對個人過分依賴的危險。 

  希望自信的仇和先生,還有他的追隨者和讚美者們,能聽聽這番話,也看看這些書。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