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海軍再訂購3艘近海戰艦 未來將裝備55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8-04-25 15:21:45  


已經下水的首艦瀕海戰鬥艦自由號將于2008年12月交付海軍服役。
  中評社香港4月25日電/據《簡氏國際海軍》2008年4月刊報道,美國海軍的近海戰鬥艦(LCS)計劃麻煩不斷,但最近美國海軍却爲該計劃發布了采購三艘艦的招標書(RrP),希望在2008財年和2009財年開始建造。這對于近海戰鬥艦計劃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露。
  
  然而,美國國會給出了一個4.6億美元的成本上限,如果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通用動力公司認爲該計劃幷不具備經濟性,那麽這會導致無人應標的尷尬境地。
  
  這份招標書的發布時間爲4月1日,當時通用動力公司正在籌備于4月26日首次公開展出“獨立”號(LCS 2),地點就設在子承包商奧斯圖(Austal)公司的造船廠(位于亞拉巴馬州墨比爾市)。
  
  如果通用動力公司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LCS 1的承包商)决定參與這新的3艘艦項目競爭,獲勝者將獲得一份合同,用于在2008財年建造首艘艦,幷在隨後的2009財年建造第二艘艦;另一家公司將獲得第三艘艦的合同,建造的時間設在2009 財年。
  
  招標書的應標日期到5月30日截止。 4月3日,美國海軍的一位發言人說海軍希望采取一個固定價格加激勵酬金合同,而不是成本加利潤合同。前四艘近海戰鬥艦采用的就是成本價利潤合同,但是這四艘艦在2007年被取消了兩艘。
  
  根據新的第三艘到第5艘艦的采辦策略,費用的上限提高了一倍多,而原先每艘艦爲2.2億美元,這表明美國海軍認真估計了這些艦的初始成本。在减少了用于政府支持設備和其他方面開支的6000萬美元後,新的成本上限意味著造艦商有望獲得4億美元/每艘艦。
  
  由于出現技術整合問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子承包商馬里內特船舶公司建造的“自由”號(LCS 1),以及通用動力公司的自承包商奧斯圖公司建造的“獨立”號(LCS 2)都遭遇了項目延期。至2007年1月爲止,這兩艘原型艦中的每一艘成本都達到了3.75億美元,幷從那時起,就穩步進入4億美元的行列。
  
  如今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估計,隨著成本的進一步升高,前兩艘艦單艘的最終成本可能會超過6.3億美元。 在2008年年初,可以在美國海軍的財政預算中找到這個數字。
  
  在重新對之前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後,後續艦的建造費用有可能會降低,但是根據2007年國會審批的新成本上限,對于這兩家承包商來說,都不會有很大的利潤空間。 很明顯,他們將面臨著賠本造艦的風險。
  
  美國海軍上將希望采辦總計55艘近海戰鬥艦,這些艦構成了2020年313艘艦隊的一部分。然而,2008年2月4日,由于受到諸多問題的幹擾,美國海軍把2009財年采購11艘新艦减少到7艘。 美國海軍發言人說發布招標書幷不是對近海戰鬥艦采辦計劃的“重新啓動”,因爲美國海軍從來沒有想過要停止近海戰鬥艦計劃。
  
  “獨立”號在4月底展出後,將被移動到一個25000噸的浮船塢,通過這個船塢把它拖到1英里(1.609千米)遠的培德(Bender)造船廠。 接下來的第二天將吊裝該艦的桅杆。完成這一工作後,浮船塢將下沉,使“獨立”號能浮在水上,幷返回奧斯圖市的船廠。

  公司的技術人員將允許首次啓動艦上的防水發電機和主機,幷進行諸如校正推進系統的工作。 作戰系統的整合的工作也將進行,與此同時,還將安裝“海拉姆”導彈系統。建造商海試,包括艦炮和導彈的實彈測試,將在2008年中期開始,幷將于12月交付美國海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